中国工控网 www.chinakong.com

中国自动化企业中心

企业目录

新闻中心

风采图片

产品中心

企业论坛

技术中心

资料下载

供求信息

招聘信息

北京瑞兴广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www.rxjx.cn

首页  | 企业简介企业风采企业新闻产品目录企业论坛技术支持资料下载供求信息招聘信息留言信箱联系我们

所在位置:北京瑞兴广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企业论坛 -- 论坛1 -- PLC入门必备基础知识

网站搜索:

企业目录

          企业首页

          企业简介

          企业风采

          企业新闻

          产品目录

          企业论坛

          4 论坛1

          技术支持

          资料下载

          留言信箱

          联系我们

发表人:工控小白菜 发表时间:2018/9/13 10:28:00  

 

 本栏论题: PLC入门必备基础知识  [1541] 
    一. PLC的由来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在60年代,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重新设计和安装。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这样,继电器控制装置就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和安装,十分费时,费工,费料,甚至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
    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
    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
    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到1971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工业。
    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二. PLC的定义
    PLC问世以来,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为了使其生产和发展标准化,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y Association)经过四年的调查工作,于1984年首先将其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并给PC作了如下定义:
    “PC是一个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体储存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类似的输入/输出模块,以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一部数字电子计算机若是从事执行PC之功能者,亦被视为PC,但不包括鼓式或类似的机械式顺序控制器。”
    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又先后颁布了PLC标准的草案第一稿,第二稿,并在1987年2月通过了对它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它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但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其硬件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配置,其软件需根据控制要求进行设计编制。
    三、PLC的发展阶段
    虽然PLC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
    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使,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
    2、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
    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这样,使PLC的功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IMG SRC="/WF_SQL_XSRF.html">

以下是关于《PLC入门必备基础知识》论题的回复(共5篇)

回复人:magelly

 回复时间:2018/9/19 21:48:00

 

    学习了!<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

回复人:hsl1007hsl

 回复时间:2018/9/26 1:41:00

 

    通用十条<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

回复人:9527

 回复时间:2019/3/30 4:44:00

 

    通用<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

回复人:lehehe

 回复时间:2019/5/17 4:02:00

 

    学习了<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

回复人:旧城以西

 回复时间:2020/4/9 12:02:00

 

    学习了
    <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IMG SRC="/WF_SQL_XSRF.html">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注册名:

密  码:

           注册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忘记密码

关闭该窗口

     相关技术论坛:
     相关技术文章:
     相关资料下载:

    ·插箱技术资料

     相关产品:

北京瑞兴广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中发电子大厦529室      邮政编码:100086

联系电话:13911510196      传真:010-82628639-616      电子信箱:rxjx@vip.sina.com       管理入口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