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论坛 -- 行业技术论坛 -- 行业技术论坛(非专题) -- 机械装备

中国工控网搜索:

 登陆:密码:  注册  密码

搜索:

行业技术论坛(非专题)分类  

全部论题

工艺技术

行业标准

机械装备

技术经验

发表人:fizz 发表时间:2015/9/8 17:54:00  

 

 本栏论题: 青白瓷被青花瓷代替的原因  [851]

    诸多的史料和出土资料都已证明青花瓷是在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蒋祈在其《陶记》中有“江、河、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充分说明宋元时期南方各地崇尚青白瓷,而且以景德镇地区的产品为主的记载,但是也最终没能挡住青白瓷被青花瓷替代的历史趋势。其原因有四:
    1.政治原因。我们都知道,青花瓷是以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更多精彩:青花瓷www.yishu.com/sc/xiao_qhc/)虽然青花瓷器在唐、宋两朝已经出现,但因为与传统的汉民族的文化与风俗有些格格不入,因而没有得到社会主流阶层的认同和推进,所以发展的极为缓慢。到了元朝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的认同以及统治利益的需要,得到了全方位的迅速发展。
    2.商品经济原因。由于青花瓷器的生产在中国成本的低廉性以及出口能换取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使元朝统治阶级极为的重视。朝廷设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管理内容涉及到整个瓷器生产的各个环节。使青花瓷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到了明朝以后,则完全成为出口瓷器的主流。
    3.工艺原因。中国瓷器在元代以前,在装饰手法上,是以刻、划、印的应用为主。而刻、划、印等工艺,尤其刻、划工艺是要瓷工在半湿的胎上用铁质或竹制的刀子来完成。其难度要远远大于用毛笔在干胎上盏钴料绘画的难度。这无论对于降低窑主的利润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利润率。还是对于窑工的降低培养成本、降低技术成本、缩短学成周期,还是提高收入报酬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4.青花瓷本身的原因。青花瓷的青花着色力强,发生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较小,烧成范围较宽,呈色稳定。青花为釉下彩,纹饰永不褪脱。青花的原料是含钴的天然矿料,我国的产地也不少。可有充足的原料供应。(本文来自:艺术网www.yishu.com)同时青花的白底蓝花,有明净素雅之感,其浓淡层次,使装饰更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颇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另外,青花瓷还具有比青白瓷好擦拭,纹饰不损伤等实用特点。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注册名:

密  码:

           注册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忘记密码

关闭该窗口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