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熔窑是高温、高能耗的热工设备。近年来,为了延长熔窑的使用寿命、增加熔窑的熔化能力和节能,在窑炉设计中除了选择合理的窑型结构和合理使用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同时还应注意到配合料的质量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对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影响。它不仅关系到玻璃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影响到熔窑的熔化能力和熔窑的寿命。
1 熔窑的侵蚀
耐火材料是玻璃熔窑的主要构筑材料,它对玻璃质量、能源消耗及产品成本都有决定性的影响。玻璃熔制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耐火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玻璃熔窑用的耐火材料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将被逐渐侵蚀,所以要求它的侵蚀物应能均匀熔解于玻璃液中,不致造成玻璃缺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熔窑的耐火材料必须在玻璃生产过程中具有理想的抗侵蚀性能,使熔窑具有较长的寿命。玻璃的熔制是在高温下进行的,热点的最高温度可达1600℃或更高。配合料、玻璃液和碱蒸气与耐火材料之间的侵蚀反应与温度成指数函数关系,即随着温度的升高,侵蚀急剧增大。试验证明,在正常熔制作业温度范围内,每升温 50℃,对耐火材料的侵蚀速率增加一倍。此外,熔窑中的各种变化因素,如碎玻璃的掺入率、燃料的种类、炉内气氛性质、然油中的杂质含量(如硫、钒等)、火焰的温度和强度等都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有明显的影响。
2 配合料的超细粉对熔窑的影响
配合料的超细粉在玻璃的熔制过程极易造成飞料,而熔窑中耐火材料所受的侵蚀主要来自飞料、碱蒸气的化学侵蚀,和玻璃液、火焰气体在高温下对熔窑内耐火材料的侵蚀。其中以飞料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最为严重,飞料主要侵蚀熔的上部(包括大碹、胸墙、小炉各部位)和蓄热室。其中以蓄热室较为严重,因为飞料极易被窑内的气流带入蓄热室,侵蚀蓄热室,造成蓄热室的损坏或堵塞,影响换热效果和使用寿命。目前较好的蓄热室格子体上、中层一般普遍选用碱性砖,上层多为直接结合高纯镁砖,中层多为直接结合镁铬砖。生产实践表明,其主要损坏形式为化学侵蚀和热应力破坏。高纯镁砖主晶相为方镁石,1430℃以上时方镁石晶体在碱蒸汽的作用下逐渐长大,体积变化会使砖表面发生龟裂、破碎、粉化直至剥落。与此同时,飞料中的SiO2会逐渐进入龟裂的缝隙中改变基质部分CaO/SiO2的比值,进而形成大量的低共熔物透辉(CMS2)、镁方柱石(C2MS2)、镁橄榄石(M2S)及镁蔷薇辉石(C3MS2)等物质,产生较大的体积效应,加速方镁石的开裂、破碎、粉化和剥落。
其化学反应式和伴随的体积效应如下表示:
3C2S+2M+S→2C3MS2
Vmax=+13%C2S+2M+S→2CMS2
Vmax=+30%2M+S→M2S
Vmax=+96%另外,重油中的V2O5与镁砖中的
CaO有如下反应:
3V2O5+3CaO→3CaOV2O5MgO+CaOMgOSiO2+1/3V2O5→2MgOSiO2+1/3(3CaOV2O5)
如反应中V2O5浓度较高时3CaOV2O5(矾酸钙)分解成低钙矾酸钙,最低共熔点为618℃,在格子体上层工作温度下呈液相,遇弱还原气氛还会挥发。矾酸钙的生成,一方面使镁砖中的CaO/SiO2的比值发生变化,使基质从稳定范围变到CaO-MgO-SiO2三元系统低共熔点范围内,另一方面矾酸钙(液相)渗入砖内,促进方镁石晶体长大,使镁砖变形、龟裂、破碎、粉化和剥落。
另外,在950~1150℃范围内,如果V2O5和SiO2同时存在,当Na2O/SO3<1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V2O52SO3SO3+MgO 1150℃MgSO4生成有害的硫酸盐,加速了镁砖的侵蚀。在格子体上部最容易接触飞料中的Na2CO3、SiO2和重油中的V2O5。所以该处的格子体最容易受到侵蚀。为了减少飞料的发生,必须控制配合料中各原料中的超细粉。配合料中的超细粉主要来自于硅砂、石英砂、石灰石等。我公司对原料颗粒度的要求范围是:
筛孔数(目)名称
+24-140+10-100
硅 砂05%--
石英砂05%--
白云石--010%
石灰石--010%
只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原料的采购,在配合料的制备过程中,就能够降低配合料的超细粉的含量,减少飞料的产生,从而提高熔窑的使用寿命。
3 配合料中杂质铁对熔窑的影响
3.1 杂质铁造成熔制温度升高
在玻璃的熔制过程中,物料从火焰吸收的热量,是火焰以辐射方式把热量传递给物料的。熔化池温度在1500~1600℃时,火焰及碹顶的辐射传热约在 1500nm处有一个极大值;另一方面钠钙玻璃中的Fe2+离子在1050nm处的吸收值为最大。因此,可以理解由窑中的辐射传热所造成熔化池深处玻璃的温度分布与玻璃中的铁含量有直接关系。据有关测定Fe2O3含量为0.088%的玻璃液,池窑玻璃表面与池窑底温差为35℃,而Fe2O3达到0.51%玻璃液,其温差可达380℃。正是由于Fe2O3和FeO 存在,使玻璃在窑中表面和深层的温度差扩大,就会影响玻璃液的熔融、澄清等工序,这是由铁的氧化物对热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引起的。辐射热大部分被表层玻璃液吸收,而形成上下熔液的温度差。如果使玻璃窑底部玻璃原料熔化,务必提高整个窑中的温度。试验证明,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