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博客苑-- 刘先生-- 高考语文作文议论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

中国工控网搜索:

刘先生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讲师
     年龄:38岁
       新闻信息(100/0)
       工作图片(0)
       技术论文(0/0)
       交流论坛(0/0)
       留言信箱(0)
       浏览人次:4612
       给我发消息

高考语文作文议论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

发表评论(0)    发布时间:2015年1月5日  

    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是被考生广泛运用的一种文体。一是因为议论文写作有程式可操作,比较规范,容易出彩。二是适合高考作文阅卷的快速度。因为这种文章写出来条分缕析,层次清楚,能使阅卷者一目了然,判分快。但是,从实际的写作情况来看,许多考生对于这种高中阶段重点训练的文体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虽然每年高考有不少好的议论文,但在全国几百万考生中,它们毕竟是凤毛麟角。具体来说考生写作议论文时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误区一:只有论题,没有论点(即观点态度)
   
      议论文既然要讲道理,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论点,因为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作者要明确表明他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不能含糊其辞,似隐似现。但不少考生的文章通篇都找不出一句能代表他观点的句子作为论点,只是就某个论题泛泛地谈看法。如关于“明星代言广告”的作文,考生通篇写了些明星代言广告的不负责任的现象,也知道明星们这样做不好,但就是在作文中没有一句表明自己观点态度的句子,这样的议论文是得不到高分的。
   
      规避策略:强行促使自己在作文的开头用一个判断明确表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或主张。
   
      “这个判断”可以如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亮明观点。也可以略作铺垫,在一定的引言之后提出,但一定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如“一步与一生”这个作文题,如果认为“一步”不慎就可能要影响人的“一生”,就可以明确提出“一步决定一生”的观点;如果认为人的“一步”未必就能决定人的“一生”,因为人生之路漫长,走错一步,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就可以明确提出“一步未必就决定一生”的观点。总之,写议论文时一定要有一个句子明确表明作者对人生世相、社会百态的看法。从写作者的角度说,抓住了这个纲,下面才好张目;从阅卷者的角度说,便于他在第一时间了解考生的观点态度。
   
      误区二:在论据材料的选择上“老生常谈”
   
      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除了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外,最好能“弃旧图新”。但有些考生一写议论文,就翻出《论据大全》之类的书籍,从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或者一见到相关题目,脑子里就条件反射地想到了某人某事,实际上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具体来说,考生在论据材料的选用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舍近求远,同类型的素材优先选用外国的。比如说到战胜挫折,就选用贝多芬、爱迪生、诺贝尔等人的事件,不免给人崇洋媚外之感。二是厚古薄今,同类型的素材优先选用古代的。不是司马迁、屈原,就是李白、苏轼等,总透着一股故纸堆的腐臭。虽然这些作为论据也不是不典型,只是如果一写文章就用这些人们烂熟的材料,就是再典型,看多了也会出现“审美疲劳”。而对阅卷者来说,数千份试卷尽是这些事例,考生的得分就可想而知了。
   
      以《谈“韧”的精神》为例来说明。为了证明论点“人没有一股韧劲,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有考生这样写道:“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写下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试想,他如果不是发愤图强,以身残之躯跋山涉水,遍访民间,博览群书,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辍,哪里会有这部巨著的问世?张海迪在身体瘫痪三分之二的情况下,啃外语,钻医学,学文化,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韧!居里夫人经过45个月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从十几吨的铀矿中提炼出一克纯铀,其坚忍不拔的毅力,令世人叹服。”实事求是地说,这段文字语言精练,选材典型,说服力也强,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文段中所选古今中外的三则事例都很陈旧,没有新鲜感,难以吸引阅卷者。
   
      规避策略:1.眼睛向内,从学过的中学课本里挖潜。
   
      从初中到高中,各位考生读过了十几本必修教材,还有几本厚厚的读本教材,这些教材精选的文章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很少有考生在写作中想到用课文中的材料作论据,而你用了,和那些用老生常谈的材料不一样,就会给阅卷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这些材料也让老师备感亲切,你的作文得分自然就会高出一筹。
   
      2.眼睛向外,多关注每天变化着的现实生活。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沸腾的生活就是我们写作的源泉。考生要睁大观察的眼睛,张开思维的雷达,捕捉敏感的信息,并将这些贮存在自己记忆的仓库里,以备不时之需。报纸、电视、网络等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你在用之前是压根不知道某天看到的新闻、目睹的事件是否会成为你日后的写作素材的。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你只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在写作中才不至于只用那些老生常谈的材料,也就可以给你的文章注入新鲜活泼的时代活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人们的心态如此,那么考生就要“投其所好”,用鲜活新颖的事例论据去取悦阅卷的老师。
   
      如果按照如上所说的原则,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替代上文中三个陈旧的事例,效果会大不一样:
   
      “当代毕昇王选,从1975年开始<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网站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忘了密码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