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博客苑 -- 投先生工控博客 -- 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中国工控网搜索:

投先生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教授
     年龄:36岁
       新闻信息(2/0)
       工作图片(0)
       技术论文(97/1)
       交流论坛(0/0)
       留言信箱(0)
       浏览人次:6566

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发表评论(0)   发布时间:2020年8月21日  

    摘要: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校整体科研实力的直观体现。从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意义入手,进一步分析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存的问题,试图从中探寻出提升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摇篮,在科技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工科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力军,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提升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能够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1提升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意义
   
      1.1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作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链上的核心要素,工科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着高职院校总体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创新型”校园建设,完善高质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高职院校提升总体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打下一针“强心剂”。
   
      1.2有利于高职院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决定了其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教育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1]。提升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能够增强产学研合作紧密度,助力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实现技术和产品迭代更新。不仅能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更能促进经济结构变革,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1.3有利于工科青年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和成长
   
      从教师自身能力结构上来看,科技创新能力属于发展性能力,主要表现为独立设计、加工和创新实践的能力[2]。由于高职教师具有“教学者”和“科研者”的双重身份,因此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高职工科青年教师专业化的要素体现,在教师自身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教师将已有理论和产品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应用等有机组合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工科青年教师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教学、反哺人才培养,努力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最终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和成长。
   
      2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存问题分析
   
      本文以江苏某四所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随机选取了相对比例的工科青年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创新动力与困境、校企合作创新实践、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学校科研条件等方面。通过访谈,分析得出现阶段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主要有以下两点。
   
      2.1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欠佳
   
      高职院校对工科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轻视科技创新、重视教学研究的现象非常普遍。校内科技创新氛围不浓,老教师榜样引导作用缺乏。青年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多数时间花在适应和改进理论教学工作上,无暇考虑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工科青年教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支持力度不够,科研经费投入少,所提供的硬件设施、实验设备等也远远滞后于相应研究领域当前的发展水平。在绩效评价、职称评审和人事考核等各方面,高职院校现有的创新激励政策和措施也并不贴合教师实际,实施效果甚微。
   
      2.2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动力缺乏
   
      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差别较大,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特征理解有偏差,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质量认可度不高,导致青年教师缺乏职业自信,主观上不愿意开展有效的科技创新研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刚从高校毕业不久,专业知识体系不完整,没有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因此,轻视创新实践,实际动手能力较弱,企业实践经验缺乏。在产品开发、工艺改进等方面同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的机会较少,日常科研工作中产出的科技创新成果多为学术性或项目性成果,发明专利较少且无法转化为有效生产力,难以对接产业更新的需求,无法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导致青年教师对科技创新成果价值失去正确判断,缺乏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
   
      3提升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可行路径研究
   
      3.1构建科学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科学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是高职院校工科青年教师顺利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首先要建立符合工科领域科学研究特点的科技奖励和评价机制,为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提供配套资金和奖励。对具有重大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要加大奖励力度,并将其作为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评价制度中的重要参考指标。要激励工科青年教师进行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对于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所需的启动资金和优惠政策要制定细则,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要完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根据市场和企业技术发展需要,积极打造校内技术研究中心、重点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网站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忘了密码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