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论坛 -- 低压电器论坛 -- 低压电器论坛(非专题)

中国工控网搜索:

 登陆:密码:  注册  密码

搜索:

发表人:cg 发表时间:2002/2/26 2:01:00  

 

 本栏论题: 接地和接零有什么区别!   [26954]

    
   
   

以下是关于《接地和接零有什么区别! 》论题的回复(共47篇,分4页显示)

 共4页  第2页   首页  末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复人:qiuzhu23 

 回复时间:2007/8/5 15:08:00

支持(1257) | 反对(718)

 

    三相四线制的零线不应该当作接地的。但很多老的接线都是零线当地线,不过不安全,不建议这样连接!

回复人:dgm1893 

 回复时间:2007/8/14 12:17:00

支持(602) | 反对(591)

 

    有的三相四线没有零线,那是因为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了,所以在车间里是零地合一的也叫重复接地.

回复人:想飞的鱼河南 

 回复时间:2007/9/24 15:54:00

支持(661) | 反对(543)

 

    1.工作接地。又称为技术接地,如杆塔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中性点接地等,主要是为了抽取某些需要的电气量及保护电器设备而设置的接地。
   
    2.保护接地。又称为安全接地,如变电所架构接地、电器设备外壳接地。、试验用仪器接地等,主要是防止设备因绝缘不良漏电时对人身的伤害。
   
    3接零用在380V的低压交流系统里,就是将设备的外壳接在变压器的零线上,主要是为了提高保护灵敏度

回复人:段建军 

 回复时间:2007/10/18 22:55:00

支持(576) | 反对(511)

 

    零线是不能当着接地线用!否则会出安全事故.

回复人:zhouchunju 

 回复时间:2007/10/28 0:34:00

支持(518) | 反对(584)

 

    接零保护就是把中性点接到设备的外壳当设备发生单相漏电时设备外壳就会带电由于设备外壳是接上零线的所以相当于单相短路过电流保护就会迅速动作切断故障电路

回复人:zhouchunju 

 回复时间:2007/10/28 0:39:00

支持(2158) | 反对(955)

 

    接地保护是利用接地线使设备外壳与大地等电位当发生单相接壳故障时电流迅速通过接地线流向大地而不是通过接触机壳的人体流向大地从而有效的保护人身安全
   

回复人:donghp 

 回复时间:2007/11/15 18:05:00

支持(551) | 反对(516)

 

    学习了,楼上的观点赞同

回复人:dongjiang 

 回复时间:2007/11/25 21:59:00

支持(536) | 反对(506)

 

    3相4线中的零线,就是N线,和零线是有区别的,但也有的系统N线就是零线

回复人:yght 

 回复时间:2007/11/28 15:33:00

支持(706) | 反对(496)

 

    很容易混淆的概念

回复人:yaolisheng 

 回复时间:2007/12/5 22:40:00

支持(548) | 反对(511)

 

    三相四线是三根相线和一根零线。如果要求有地线保护,那就要用三相五线。在室外埋设接地极并导线引入室内形成三相五线供电。
   
    下面说说中线、零线、地线的知识。
   
    简单说,中性线和零线都是从电源的中性点引出来的导线。中性点接地后引出来的导线叫零线,中性点没有接地因出来的导线叫中性线。和大地接通的导线叫地线。
   
    中性点与零点、中性线与零线的区别。
   
    当电源侧(变压器或发电机)或者负载侧为星形接线时,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简称中点。中性点分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简称中线。
   
    如果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而取得大地的参考零电位,则该中性点称为零点,从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为零线。
   
    通常220伏单相回路两根线中的一根称为“相线”或“火线”,而另一根线称为“零线”或“地线”。“火线”与“地线”的称法,只是实用中的一种俗称,特别是“地线”的称法不确切。严格地说,应该是:如果该回路电源侧(三相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则称“零线”;若不接地,则应称“中线”,以免与接地装置中的“地线”相混。
   
    当为三相线路时,除了三根相线外,还可从中性点引出一根导线,即中性点,从而构成三线四线制线路。这种线路中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中性点是否接地,亦称为中性点制度。中性点制度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即中性点接地系统与中性点绝缘系统。而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IT、TT、TN三种,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类。
   
    由以上比较我们还可以得出电网中性点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安全措施,即中性点的绝缘运行方式和中性点的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中性点绝缘运行方式下应做到:①所有用电设备都必须采用保护接地,而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②中性线的机械强度应与相线相同,中性线不允许断开;③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变压器二次线圈额定电源的25%,三相负荷电流不应相差太大,以免影响三相电压的平衡;④杜绝中性线直接接地,低压配电盘必须设置三相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低压电网中的接地故障;⑤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应加装4只避雷器,以防止雷电过电压。 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下应做到:①所有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必须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②在三相四线制的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能混用,即一部分采用保护接零,而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地,但若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则是允许的,因为其安全效果更好;③要求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因为在中性线断开的情况下,接零设备外壳上都带有220V的对地电压,这是绝不允许的。
   
    中性线(零线)和地线的区别。
   
    在工频低压电路中,简单讲他们有结构和原理上的区别。
    1. 结构的区别:
    零线(N):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PE):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2. 原理的区别:
    零线(N): 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零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线阻乘以工作回路的电流。由于长距离的传输,零线产生的电压就不可忽视,作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就变得不可靠。
    地线(PE): 不用于工作回路,只作为保护线。利用大地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大地,即使发生PE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大地。
   
    其实地线不止保护接地一种,下面介绍地线。
    地线是接地装置的简称,地线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其中安全性接地又可分为保护接地、防雷击接地和防电磁辐射接地。
    1. 工作接地 是用它完成回路使设备达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线。如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使用的广播有一根地线,而且接地处要经常用水淋湿。工作接地是把金属导体铜块埋在土壤里,再把它的一点用导线引出地面,这就建成了接地系统,地线要求接地电阻≤4Ω。
    2. 保护接地 为防止人们在使用家电及办公等电子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金属外壳都设有接地线,如其绝缘损坏外壳带电,则电流沿着安装的接地线泄入大地,以达到安全的目的,否则会给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用电规程规定保护接地电阻应≤4Ω,而人体的电阻一般大于2000Ω,根据欧姆定律,绝缘损坏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总电流的1/500,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电压越高,人体电阻越小,也就是说,在大电压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你成了地线,电流回从你的身体上泻下)
    3. 防雷击接地 为防止在雷雨季节,高大建筑物,各类通信系统以及架于建筑物上的各种天线和其它一些设施被雷击,需加装避雷针,然后用导线将其引到安装的防雷击接地系统。
    4. 防电磁辐射接地 在一些重要部门为防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加装屏蔽网,安装的屏蔽网要接入相应的接地系统,并要求接地电阻≤4Ω。
   

回复人:yaolisheng 

 回复时间:2007/12/5 22:57:00

支持(1061) | 反对(552)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 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
      
    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
   
   
   
    (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4)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严禁与通过漏电开关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TN-S供电系统,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完全分开,从而克服了TN-C供电系统的缺陷,所以现在施工现场已经不再使用TN-C系统。
     
    1.2、 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1)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直接短路,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2)当N线断开,如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升高,但外壳无电位,PE线也无电位;
   
   
   
    (3)TN—S系统PE线首末端应做重复接地,以减少PE线断线造成的危险。
   
   
   
    (4)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
   
   
   
    目前单独使用独一变压器供电的或变配电所距施工现场较近的工地基本上都采用了TN—S系统,与逐级漏电保护相配合,确实起到了保障施工用电安全的作用,但TN—S系统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保护零线绝对不允许断开。否则在接零设备发生带电部分碰壳或是漏电时,就构不成单相回路,电源就不会自动切断,就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使接零设备失去安全保护;二是使后面的其他完好的接零设备外壳带电,引起大范围的电气设备外壳带电,造成可怕的触电威胁。因此在《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专用保护线必须在首末端做重复接地。
   
   
   
    (2)同一用电系统中的电器设备绝对不允许部分接地部分接零。否则当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时,会使中性点接地线电位升高,造成所有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带电。
   
   
   
    (3)保护接零PE线的材料及连接要求: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并使用黄/绿双色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少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与电气设备连接应采用铜鼻子等可靠连接,不得采用铰接;电气设备接线柱应镀锌或涂防腐油脂,保护零线在配电箱中应通过端子板连接,在其他地方不得有接头出现。
     
    1.3、 TN—C—S系统
     
    它由两个接地系统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统,第二部分是TN—S系统,其分界面在N线与PE线的连接点。
   
   
   
    (1)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碰壳,同TN—S系统;
   
   
   
    (2)当N线断开,故障同TN—S系统;
   
   
   
    (3)TN—C—S系统中PEN应重复接地,而N线不宜重复接地。
   
   
   
       PE线连接的设备外壳在正常运行时始终不会带电,所以TN—C—S系统提高了操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施工现场一般当变台距现场较远或没有施工专用变压器时采取TN—C—S系统。
   
   
   
    2、 TT供电系统
   
    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用PE线接到接地极(此接地极与中性点接地没有电气联系)
   
    在采用此系统保护时,当一个设备发生漏电故障,设备金属外壳所带的故障电压较大,而电流较小,不利于保护开关的动作,对人和设备有危害。为消除T系统的缺陷,提高用电安全保障可靠性,根据并联电阻原理,特提出完善TT系统的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内容是:用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的绿/黄双色线(简称PT线),并联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主要机械设备下埋设的4-5组接地电阻的保护接地线为保护地线,用绿/黄双色线连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它有下列优点:1)单相接地的故障点对地电压较低,故障电流较大,使漏电保护器迅速动作切断电源,有利于防止触电事故发生。2)PT线不与中性线相联接,线路架设分明、直观,不会有接错线的事故隐患;几个施工单位同时施工的大工地可以分片、分单位设置PT线,有利于安全用电管理和节约导线用量。3)不用每台电气设备下埋设重复接地线,可以节约埋设接地线费用开支,也有利于提高接地线质量并保证接地电阻≤10Ω,用电安全保护更可靠。
   
   
   
    TT系统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国内仅限于局部对接地要求高的电子设备场合,目前在施工现场一般不采用此系统。但如果是公用变压器,而有其它使用者使用的是TT系统,则施工现场也应采用此系统。
   
   
   
    3、 IT系统
   
   
   
    电力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无直接连接(或经电阻接地),而受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则通过保护线直接接地。
   
   
   
    这种系统主要用于10KV及35KV的高压系统和矿山、井下的某些低压供电系统,不适合在施工现场应用,故在此不再分析。
   
    建设部新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规定: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因此,TN-S接零保护系统在施工现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如果PE线发生断裂或与电气设备未做好电气连接,重复接地阻值达不到安全的要求,也同样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提高TN-S接零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在此提出等电位联接概念。所谓等电位联结,是将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系统外可导电部分(如混凝土中的主筋、各种金属管道等)通过保护零线(PE线)作实质上的电气连接,使二者的电位趋于相等。应注意差异,即等电位联结线正常时无电流通过,只传递电位,故障时才有电流通过。等电位联结的作用。(1)总等电位联结能降低预期接触电压;(2)总等电位联结能消除装置外沿PE线传导故障电压带来的电击危险。因此施工现场也应逐步推广该技术。当然,无论采取何种接地形式都绝不是万无一失绝对安全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按JGJ46-88规范要求进行系统的设置和漏电保护器的使用,严格履行施工用电设计、验收制度,规范管理,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回复人:donghp 

 回复时间:2008/2/21 12:39:00

支持(1300) | 反对(761)

 

    学问大大的深哦

回复人:fcghhh000 

 回复时间:2008/7/24 15:52:00

支持(596) | 反对(508)

 

    路过 看见大家讨论的这么激烈 长见识

回复人:fcghhh000 

 回复时间:2008/7/24 15:55:00

支持(613) | 反对(489)

 

    又路过 ,我是个新手。希望多多路过 多长点见识~~~支持~~

回复人:zhaoan 

 回复时间:2008/7/30 21:44:00

支持(539) | 反对(503)

 

    
    1.TT方式供电系统 TT方式是指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方式,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第一个符号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符号T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于带电体相连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连接,而与系统任何接地无关.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
    2.TN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器设备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做接零保护系统
    3 TN-C方式供电系统 它是用工作零线间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保护性中性线,可用NPE表示。

 共4页  第2页   首页  末页   页次: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注册名:

密  码:

           注册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忘记密码

关闭该窗口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