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中的碹体温度里外存在着很大的温差,最高温度点里侧温度为1600℃左右,而大碹外表面只有300℃左右。
如果我们再窑炉砌筑、烤窑过程中出现了如图A的缝隙,熔化过程碱蒸汽就会钻入砖体缝隙,进入低温区冷凝,附着在砖体表面侵蚀砖体。
一:为什么会出现外小里大象老鼠洞样的孔洞?
原因是碱蒸汽在低温出冷凝侵蚀砖体后,形成高粘度玻璃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直至滴落到窑内,高粘度玻璃体向下流动,孔洞的上表面未被侵蚀的砖表面罗露出来,会进一步被侵蚀,孔洞越来越大,而流下的高粘度玻璃体附着在砖表面,对下表面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侵蚀速度降低,这就是出现鼠洞侵蚀的原理,如图BCD:

二:控制方法?
1、 严格按照砌筑标准进行,泥浆饱合均匀,砖缝均匀。
2、 烤窑是关键,例如:烤窑温度是否均匀,不均匀就会出现碹体膨胀不一致,碹体出现横向掰缝。再如:松紧拉条的控制不当,也会造成砖体缝隙。
3、 碹体进行强保温,保温可减少碱蒸汽在砖缝的附着,控制鼠洞侵蚀产生的几率。
三:出现鼠洞侵蚀后的处理方法:
碹体出现蹿火以后,扒开保温层,用钳子顺蹿火处打开一个大孔,根据碹体里表面孔洞直径,打一块碹砖堵死孔洞,然后用泥浆把整个孔洞灌实,一天后重新做好保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