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长石粉料
a 化学成份
一类长石: Al2O3≥16.00% R2O≥12.00% Fe2O3≤0.25%
二类长石: 15.00%≤Al2O3<16.00% 11.5%≤R2O<12.00% 0.25%<Fe2O3≤0.40%
b 粒度要求
筛余、颗粒、大颗粒不允许有。出现筛余判定为轻微不合格,出现颗粒、大颗粒分别判定为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按照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执行后做让步接收。接收后,另外堆放,在原料加工厂更换长石保护筛网重新筛分前,通知生产技术处按照不合格品受控使用。
超细粉≤35.00%,执行合同价。超细粉>35.00%,按照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执行后,做让步接收。同时由物资公司通知厂家进行整改。已进厂的长石粉料与二类长石粉料混掺后,用于普通4-6mm白玻生产。
150目下(φ≤0.10mm)超细粉含量: 超细粉含量≤35.00%。
c 外观要求:颜色一致,无肉眼可见杂质及超细粉料团。
d 长石成分Al2O3、Fe2O3出现超出一、二类长石化学成分要求的,判定为严重不合格品。物资公司应立即通知生产厂家停止送料,进行整改。已进厂长石执行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做让步接收。入库堆放情况物资公司通知生产技术处,与同类长石混掺使用。
3.3 石灰石
a 化学成份
一类石灰石:CaO≥48.00% Fe2O3≤0.15%
二类石灰石:CaO≥48.00% 0.15%<Fe2O3≤0.18%
b 粒度要求
中块度进厂,块度30~50mm。不允许有颗粒、大颗粒。出现大颗粒的做退货处理;出现颗粒的按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执行让步接收,与同类成分的石灰石混掺使用。同时,由物资公司通知厂家进行整改。
c 外观要求
山皮、杂质(20~50mm),随机每平方米深300mm抽检。小于10块为合格。10~20块为轻微不合格,21~30块为一般不合格,按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执行让步接收。大于30块为严重不合格,让步接收或退货处理。
d 石灰石CaO含量不符合一二类石灰石成分要求的,判定为严重不合格。物资公司应立即通知生产厂家停止送料,同时通知厂家进行整改。已进厂石灰石按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执行让步接收,并与Fe2O3成分接近的石灰石混掺使用。
3.4 白云石
a 化学成份
一类白云石:MgO≥21.00% CaO≤32.00% Fe2O3≤0.15%
二类白云石 MgO≥21.00% CaO≤32.00% 0.15%<Fe2O3≤0.18%
b 粒度要求
中块度进厂,块度30~50mm。特殊情况下,可以小块度(10~30mm)进厂,10mm以下的碎料目测进行检查。颗粒、大颗粒不允许有。出现大颗粒的做退货处理。出现颗粒的按照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执行后,做让步接收,与同类成分的白云石混掺使用。同时,由物资公司通知厂家进行整改。
c 外观要求
山皮、杂质(20~50mm),随机每平方米深300mm抽检。小于10块为合格。10~20块为轻微不合格,21~30块为一般不合格,按照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执行让步接收。大于30块为严重不合格,让步接收或退货处理。
d 白云石MgO、CaO含量不符合一二类白云石成分要求的,判定为严重不合格。物资公司应立即通知生产厂家停止送料,同时通知厂家进行整改。已进厂白云石按物资公司制定的具体扣款办法执行让步接收,并与Fe2O3成分接近的白云石混掺使用。
3.5 超出上述规定之外的不合格品,由生产技术处、品质处、物资公司共同进行评审,按照评审后意见执行。所有混掺使用的石料,物资公司都应及时通知生产技术处和品质处,保证不合格品的受控使用。
4 进厂石料的取样
4.1 进厂石料的取样由品质处外观检验员负责进行,化学分析员配合。所取样品主要用于外观验收、筛分检查、化学分析等。
4.2 外观验收取样
4.2.1 以汽车进厂的精砂,主车和挂车分别按五点取样法取样(根据实际情况可随机确定取样位置),主车和挂车各十满筛。以火车进厂的精砂,每车皮取20个样,车皮两侧各取8个点,车皮中心线上取4个点,每个样要求为一满筛。
4.2.2 汽车进厂的长石粉料,按五点取样法取样,各点等量共取一满筛。
汽车进厂的中块石灰石和白云石按目视检查粒度。
4.3 化学分析与筛分用样品的采集
4.3.1 进厂精砂抽检样品的采集由品质处外观检验员用取样器采集。同一批次或同一厂家的精砂由品质处随机进行取样。每个小样不少于0.5kg,每个小样等量混合为一大样。对该大样进行的筛分和化学分析,作为该批次精砂质量的判定依据。
4.3.2 进厂长石抽检样品的采集由品质处外观检验员用取样器采集。同一批次或同一厂家的长石由品质处随机进行取样。每个小样不少于0.5kg,每个小样等量混合为一大样。对该大样进行的筛分和化学分析,作为该批次长石质量的判定依据。
4.3.3 进厂石灰石和白云石的样品采集按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取样时,挑选颜色红、微红、不红的代表性样品,混合后作为测试用样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