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技术不断提高
低压电器产品的制造涉及多种专业工艺,如冷冲压、塑料成型、线圈绕制、触头焊接、模具加工、SMT贴片技术等,因此低压电器产品制造技术的提高与这些专业工艺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零部件加工趋向高速化、自动化、专业化。冲压件在低压电器零部件中所占比例较大,约为70%,因此冲压件加工在低压电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冲压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采用高速自动冲床和多工位级进冲模势在必行。塑料零件是低压电器的重要零件,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热塑性或热固性注塑机,并采用集中供料方式。广泛采用自动化焊接机械,其焊接的电流、压力、脉冲周期可调,保持温度可控,保证焊接强度。
零部件实现了自动装配。对生产批量大、技术要求严格的关键零部件,如热磁式脱扣器、控制电器铁芯采用自动装配技术。
产品要求在线检测。生产过程在线检测设备是我国低压电器制造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是影响电器质量稳定性、一致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出口受技术壁垒影响大
记者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获悉,随着低压电器市场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预计2010年我国低压电器销售额将达到400亿~500亿元,不过国外知名低压电器企业正在觊觎我国中低端市场,通过各种手段积极抢滩,导致我国低压电器进出口处于逆差。
尹天文表示,从市场情况看,我国生产的中、低档低压电器基本上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但对高档低压电器的需求主要靠进口。近年来,我国低压电器进出口方面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根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低压电器出口额为63.39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5.90%;进口方面则为87.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2%。在出口方面,低压电器受到欧美技术壁垒的影响也较大,行业缺乏规范,有些混乱。
据记者了解,中国入世后,国内低压电器企业不可避免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市场规模扩大,更加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使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国家和行业可以更大范围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利。由此,国外著名电气企业纷纷抢占中国电器市场,如施耐德、富士、西门子、ABB等相继登陆中国。除了瓜分高端市场外,还实施“本土化”战略,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在中国本土设厂、建立研发中心,致使中端电器市场也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还觊觎低端市场。这无疑对国产低压电器“低价位优势”是一个致命冲击。如施耐德在中国市场每年销售额以20%速度递增,使国产电器的市场快速萎缩。
在本土低压电器企业中,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平均利润率”法则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电器制造业起步初期,面临着巨大市场空间,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上涨,投资者纷纷涌入。其结果造成该行业比其他行业吸引更多资金,导致行业发展过快,造成产品价格下降。
产能过剩。企业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绝大多数选择压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但事与愿违,企业并没有从困境中突围,而是又进入新一轮价格战,继而进入另一番恶性循环。这种尴尬只能使企业陷入无休止价格竞争,利润从微薄再微薄,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价格竞争促进了市场活力,竞争优化产业结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这是我国快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从“拼价格”的竞争怪圈中走出来,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才能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