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鸡肋,还是业绩增长神器——智能交互重技术更重理念
智能交互、物联网、体验经济、大数据……这些近年来不断在国内外各路媒体上高频出现的新兴科技词汇,给当下由国家引导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鲜明的风向标。上到引领行业发展的商界大佬,下至刚会用打车软件的出租车师傅,都能在这些词里边挑出一两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聊上一聊。
国家在支持、媒体在分析,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希望能从此类高大上的新技术中得到对自己最为实惠的帮助。在金融、地产、零售、传媒、教育、餐饮等行业,就已经有一批或是寻求整体突破的行业巨头,或是试图另辟蹊径打造差异竞争的普通公司,将目光瞄向了智能交互、体验营销这块大家用没用过都说好的领域,并投入可观的人力、时间和资源着手为自己搭建这方面的技术和应用体系。
而等真正用过之后,借助高大上的新技术,一些公司品牌实现或超额实现了预期的业绩增长,自然是对新技术赞不绝口,另有一些公司品牌却发现市场反响平平,先前投入的资源和精力,除了让自己看上去也跟着更加高大上之外,真正带来业绩收获却乏善可陈,于是视这些新技术为鸡肋,远没有看上去那般美好。
造成这样的差异,归结原因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使用者的心态,以智能交互来说,拥有了最先进的同消费者交互的技术,是否也同时具备了最先进的面对消费者的理念和心态?
这种理念的转变可以从跨国银行业巨头BBVA的实例中得到一些体现,据21世纪商业评论报载,全球知名设计公司CONTINUUM曾为欧洲第三大银行BBVA(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提供过咨询服务,以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业普遍遇到的问题,这家银行希望CONTINUUM为他们解决:让顾客重新回到银行。
CONTINUUM为BBVA提供了一套完备的解决方案,其中包含大量涉及人工智能、触摸交互、远程视频会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最新技术和应用。客户们可以在营业网点同虚拟服务人员对话获取服务,路过汽车服务站点在车内完成简单银行交易,还有经优化后更加发达的24小时自助触控终端网络和网上银行服务,而所有新技术的使用其实都是围绕一个核心运作:让BBVA的顾客们无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能够满足与银行互动的机会。
为满足这一核心,BBVA还提供了其他一些看似和高大上没什么关系,但却体贴至极的服务细节,如在南美某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很难找到实体的营业网点,这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取款的请求,BBVA则会将同等金额的款项转给当地比较有信誉的店主,再由店主将现金交给取款人。当人们在超市购物,用BBVA银行卡刷卡结账时想起需要取点现金,这时候可以告知收银员,收银员就会在刷卡时多刷一些,然后将现金交给顾客。让零售点的收银承担类似ATM机的功能。
这个无时无刻不互动的核心,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另一个更大的核心而存在:建立与顾客的情感纽带,然后把顾客的情感需求顺利变现。
为做到这点,新科技的帮助自然是不可替代的,而在其他非科技层面,BBVA还做了更多的尝试,如在银行营业厅设置了“Pods隔间”,它可以提供一个触目可及却保证私密性的理财空间,将银行和客户放在对等的层面上,也就是说客户和理财顾问并排而坐,观看同一个电脑屏幕并接收相同的信息,通过这样的细节给客户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以从情感上更贴近客户的真实需求。
目前,BBVA已经在CONTINUUM提供的银行模型诞生之的9个月后,在马德里推出了全新设计的旗舰店,目前CONTINUUM也正在继续与BBVA进行深层次的优化改良。
技术的价值就在于完成目的过程中所具备的不可替代性,而非作为引导目的的核心,在任何阶段的技术时代,重大变革与突破的核心都只在于人心和理念上的突破。所以说智能交互到底是鸡肋还是神器,其实是个伪命题。在体验经济时代,只有以顾客体验为量尺,以真正做到与顾客建立情感纽带为目标,满足顾客的深层和真实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这样的理念是“1”,应用技术的先进程度只代表后边有多少个“0”。
怀着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智慧的理念,泛普纳米在智能交互、纳米触控领域上的技术探索深耕多年,其中获得的每一项或大或小的技术突破成果,其背后所追求的亦是帮助更多的客户,能够更方便、更有效的通过纳米触控产品收获自己最真实、最深层所需,在这条路上,泛普纳米还将以这样的理念继续努力,以此与各行业的朋友们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