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钢筋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建筑用钢筋规格形状复杂,钢厂生产的钢筋原料往往不能直接在工程上使用,一般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要经过一定工艺过程的加工。现行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混凝土、钢筋和模板。商品混凝土配送和专业模板技术近几年发展很快,而钢筋加工部分发展很慢,钢筋加工生产远落后于另外两个部分,已经成为制约施工现代化程度的一个瓶颈。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欧洲也是以工地现场加工为主,所用的是一些简易的钢筋加工机械,与目前国内所用设备类似;部分为数极少的加工厂所用设备与工地用设备也没有明显区别。到了80年代后期才开始发展半自动化及自动化的钢筋加工机械,并逐步形成商品钢筋加工配送的经营模式。目前,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差不多每隔50—100公里就有一座现代化的钢筋加工厂,钢筋配送是很普遍的事情,不存在市场开发和引导消费的困难,其钢筋规格比较统一,品种少,便于自动化设备的高效率生产,加上钢材深加工企业使用的设备先进,管理到位,因此生产效率很高。
我国建筑用钢筋长期以来依靠人力来进行加工,随着一些国产钢筋加工设备的出现,才使之变为半机械加工方式,加工地点主要在施工工地现场进行加工,由于所使用的钢筋加工机械技术性能、自动化程度加工能力较低,严重制约建筑施工现代化的提高,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这种加工方式具有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难以控制,加工效率低,材料和能源浪费高,加工成本高,安全隐患多,占地大,噪音大等特点。
加工厂商品钢筋加工配送相对于工地现场加工的优势:
第一、配送中心能同时为多个工地配送成型钢筋,可进行综合套裁,使钢筋的利用率提高,降低了钢筋损耗,节约了资源,大大降低了施工企业钢筋制作成本;
第二、配送中心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既提高了加工精度,也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降低了钢筋加工成本;
第三、对于没有加工场地或场地狭小的施工单位而言,避免了场租、临建及二次倒运费用的支出;
第四、采用商品钢筋拿来就用,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第五、解决了施工企业采购人员,加工人员,设备维修人员及加工设备、场租、电费等费用的投入,避免了工程因开、竣工所带来的机械设备、原材料迁移及工作人员管理、吃、住所需临建及其它各项费用,为施工企业减少了费用支出;
第六、配送中心在实施钢筋加工配送过程中,确保了施工现场整洁文明,降低了噪音污染,解决了扰民问题,排除了由于现场钢筋加工制作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增进了社会效益;合肥钢筋加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