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节阀的定义是什么?
答: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调节阀(国外称控制阀Control Valve)的定义为:“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由动力操作的装置形成的终端元件,它包括一个阀,内部有一个改变过程流体流率的组件,阀又与一个或多个执行机构相连接。执行机构用来响应控制元件送来的信号。”
2)决定阀口径时,按正常流量计算KV值时的放大倍数应为多大?
答:在阀工作条件下的KV值计算出来后,还需要放大,再去套阀的标准KV值,从而获得阀的口径。本书前面介绍的方法是由Qmax求Kvmax,再去决定阀的口径.由于工艺上通常提供的是正常流量及相应参数,因此还需要放大1.3倍来作为Qmax处理。它未考虑正常流量与Qmax之间的压力变化,计算出来的KV值往往又要放大,不怎么方便,也容易把阀选大。目前,国外不少公司比较盛行按正常流量来计算。具体方法是:按全开通过1.3倍正常流量为前提,并考虑了S值的变化,即考虑了压降变化,最后所推得的结论是:
直线特性放大1.4倍;
对数特性放大1.97倍。
3)怎样计算调节阀工作开度?
答:最简单的开度K计算公式为:
直线流量特性Ki= - ≈
对数流量特性Ki=1+ lg
式中:R为可调比;Kvi为计算开度KV值;Kvg为所选阀的标准KV值;Ki为对应Kvi之开度。
调节阀的工作开度范围以30~80%为宜.过去有关书籍中提出Kmin>10%,Kmax<90%是不全面的.更好的提法是:Kmin一般大于10%,但对高压阀、双座阀、蝶阀等寿命短、小开度稳定性差的阀应大于20%~30%.至于最大工作开度,为充分利用阀容量,考虑影响全开流量的两个因素——全行程偏差(不带定位器-4%,带定位器-1%)、流量系数偏差(-10%KV),在这两个负偏差下使阀的流量≥最大工作流量,由此得最大开度允许值为:
不带定位器:直线特性Kmax≤86%;对数特性Kmax≤92%;
带定位器:直线特性Kmax≤89%,对数特性Kmax≤96%。
4)新型石墨填料有何特点,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答:在阀的使用中,往往因填料密封差、寿命短、经常更换而感到烦恼,从而迫切需要一种寿命长密封好、更换容易的填料,新型的柔性石墨填料就具有这些特点.它由柔性石墨压制成型,具有石墨的耐高温(+600℃)、耐低温(-250℃)、耐腐、耐磨等特点,加之它压制成片,剖面为矩形,一般放置4~6片,从而形成一个密封套,故使用寿命长.过去常用的四氟填料,只能在-20~200℃范围内,其剖面为"V"形,分别由"V"形之两道刃密封,而不象石墨填料为一个整体密封套,其密封刃容易磨损、拉伤、老化,故使用寿命短,在极限温度下只能用到3~5个月。
石墨填料可直接置于高、低温介质中,使高低温阀与普通阀一样。石墨填料还可以在一边上按45°切破,然后搬开,让填料从切口上伸进阀杆,从而不必卸下执行机构,更换容易。
由于石墨填料密封为一个套子,需要较大的密封力,对阀杆包得较紧,故回差较大,一般为6%~8%(四氟填料为2.5%~5%),这是石墨填料的主要缺点.同时,开初有一点爬行现象,动作一段时间后很快消失。在使用中可带定位器消除其回差,如阀已带定位器,那就更应该考虑选用石墨填料了。石墨填料对与蒸汽、高温水介质使用最佳,而在这种条件下使用四氟填料又较差,故可优先考虑。
5)何类阀需要进行流向选择?
答:调节阀对流向的要求可分为三类:一是任意流向,即没有流向要求,任意安装使用。这一类阀通常是对称流动,如蝶阀、球阀;二是规定了流向,即根据阀的特点,把流向选好后固定下来,使用时应注意按流向箭头安装,如套筒阀(双密封型)、双座阀、偏心旋转阀.三是根据阀的不同工作条件,选择某一流向。这一类通常使用最广的是单密封类调节阀,如单座阀、角形阀、小流量调节阀等。为了选好阀的流向,首先应了解流向对阀工作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使用中的主要矛盾,决定其流向。
6)阀门定位器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提高阀门位置精度。
(2)减少调节信号的传递滞后,加快动作速度。
(3)增大执行机构输出力,克服不平衡力。
(4)实现电气的转换。
7)调节阀的入、出口装反,是否影响使用?
答:一般蝶阀的结构是对称的,不分人口和出口,所以不存在装反的问题.其他结构的调节阀,入口和出口装反了,则会影响阀的流量特性,引起流量系数的改变,有时还容易使盘根处泄漏.对于单座阀,装反会使不平衡力改变方向,甚至影响阀的稳定性。在高压调节阀中,流向选择不当,还会影响使用寿命。
8)气动阀在维修中应重点检查哪几个部位?
(1)阀体内壁;(2)阀座;(3)阀芯;(4)膜片和“O”型密封圈;(5)密封填料;
9)气动薄膜调节阀工作不稳定,产生振荡,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主要原因有:
(1)调节器输出信号不稳定。
(2)口径选得过大,调节阀在小开度状态下工作。
(3)阀门定位器灵敏度过高。
(4)流闭型,不平衡力变化为“+”Ft。
(5)调节阀固有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相接近而产生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