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推出MAC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和驱动系统,这标志着此种新一代交流伺服技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随后各厂家都已有完整的系列产品。整个伺服电机市场都转向了交流系统。
早期的模拟系统在抗干扰、可靠性、精度和柔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满足运动控制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微处理器、新型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应用,出现了数字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可完全由软件进行。
到目前为止,高性能的电伺服系统大多采用永磁同步型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驱动器多采用快速、准确定位的全数字位置伺服系统。
日本松下电机制作所推出的小型交流伺服电动机和驱动器,其中大惯量系列适用于数控机床,中惯量系列适用于机器人。还推出小惯量系列。
随后,推出了新的A4系列和A5系列。由旧系列矩形波驱动、8051单片机控制改为正弦波驱动、80C、154CPU和门阵列芯片控制,力矩波动由24%降低到7%,并提高了可靠性。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满足了企业的不同需求。
本文章来源于 http://www.zcjd.cn/shownews.asp?id=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