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 企业 商务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专业频道:
PLC与控制器
工控机
传感器
人机界面
阀体及定位器
变频器与传动
低压电器
工业网络
工业电源
电气绘图
企业中心:
企业
新闻
风采
产品
论坛
技术
下载
供求
招聘
工控博客
才苑
博闻
博采
博文
博坛
求职
自动化技术中心
自动化年度调查
行业频道
同城之间
自动化书籍
自动化新闻
自动化展览会
资料下载
电气手册
工控视频
工控博客苑首页
博客才苑
博客新闻
博客风采
博客论文
博客论坛
人才咨询
人事信息
求职信息
招聘信息
中国工控网搜索:
王先生
我的博客首页
新闻信息
工作图片
技术论文
交流论坛
给我留言
发表新论题
系统组成编辑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与纯粹的机械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机械本体在机械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性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能够与之相适应,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节能、小型、轻量、美观的特点。 检测传感部分 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 机电一体化实验,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推荐:河南治疗牛皮癣医院 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又称ECU(ElectricalControlUnit),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 执行器 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 动力源 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以电能为主。推荐:河南治疗牛皮癣医院http://www.hnyxbyy.com 3机电专业编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机床、机械加工工艺、液压与气动技术、检测技术、数控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与设计等车辆、船舶、工具(工夹具、测试仪器等)等都包含在其中了。 4发展状况编辑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 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①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③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推荐:河南最好的牛皮癣医院http://www.0371pf.cn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登陆网站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密 码:
·百度大更新后谈外链质量
·工控的作用
·怎样正确“打败”批评者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