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内需、人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
|
|
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31日举行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论坛上,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能源和人才短缺、消费需求不足三大挑战。
BP集团副总裁尼克·巴特勒说,10年后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同时会成为重要的石油进口国。他建议中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制,努力发展节能技术和煤变油等能源替代技术,积极与中东、俄罗斯等能源输出地区开展合作。
对于当前国际油价上涨问题,巴特勒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只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国家石油产量下降,中东产油国投资缺乏,以及伊拉克的战事情况”。
曾成功预期东亚金融危机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目前过多依赖出口而不是内需,同时内需过于集中在投资而不是消费。他说,中国居民消费不足,储蓄率过高,主要原因在于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因此,中国刺激国内需求的根本方法在于改善社会保障制度。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中国外贸顺差激增,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到了37%。同时,投资增长速度保持在零售消费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说,顶尖人才的缺乏也许是中国未来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他说,中国当前面临一个悖论: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一边是大的跨国公司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主要是中国毕业生操作能力较差,团队精神不够。”他说,并警告道:“十年后知名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许是印度人,而不是中国人。”
钱颖一说,能源短缺可以找到替代品,但是能够适应国际环境及国际化大企业需求人才,一时很难找到替代。
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而且仅靠市场也不是很有效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于去年9月获准成立,并于31日由清华大学和BP公司举行仪式正式启动。
|
|
|
|
相关信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