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表人:hztop17 |
发表时间:2013/4/12 16:54:00 |
|
|
本栏论题: |
直链淀粉含量仪对于稻谷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769] |
直链淀粉含量是水稻优质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直链淀粉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稻制成品的口感。直链淀粉高,饭粘性小,质地硬,无光泽食味差;直链淀粉含量过低,米质软,粘而腻弹性差,较多的人喜欢吃中等直链淀粉的大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在15%~20%的品种食味较好,而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在18.6%~24.5%的品种食味较好。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可以使用直链淀粉含量仪进行快速的测定分析。影响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因素很多,当然遗传因素是主要的;外界因子很多,如温度、施肥、激素、稻米贮藏时间、栽培季节等因素都有影响,其中温度是主要的。
利用有代表性的18个品种,分田间试验和人工气候箱控温试验。田间试验在全国13个点进行,各点以4月5日为始播期,以后每隔10d为1播期,共设10~12个播期。人工气候箱控温试验用2台日本小丝气候箱,日均气温设计23摄氏度(适温)和33摄氏度(高温)2个处理。品种有早、中、晚3种不同类型。播期4月15日,5月20日移栽,待各品种在田间长到齐穗时,通过盆栽将稻株移入不同的温度处理的气候箱中,每品种放2盆,每盆2株。20d后,每品种的一盆保持不动,而另一盆转到另一气候箱中,直至成熟。这样,每个品种灌浆前后就处于不同的温度状况。同事借助直链淀粉含量分析仪进行跟踪直链淀粉变化
结果表明:齐穗后20d内的温度是决定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关键因子,齐穗后20d内形成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占全生育期的90%以上,这说明齐穗后20d内稻米直链淀粉快速增长阶段,之后趋于稳定;他们通过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结实期齐穗后20d温度关系分析,有三种变化曲线:直线型、抛物线型及三次型,经F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中籼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与齐穗后20d内的温度呈抛物线型关系,而粳稻品种则呈现直线型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