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隋代展子虔与《游春图》 |
|
|
隋代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渤海(今山东阳信县南)人。隋初为文帝召,历官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安徽画室http://www.hfkjhs.com/ 他的绘画取材较宽,“触物留情,备该妙绝,尤喜台阁、人马山川,咫尺千里。”①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山水画。
展子虔《游春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现存最早的独立性卷轴山水画。此图铺展辽阔、平远的山水景色,其中点缀着人马舟船郊游的情景,烘染出春光明媚的气息。图面视野开阔,水波荡漾的两岸逶迤错落,山峦重叠,层次井然地延向纵深,远水与远山隐约于烟霭之中。此图的特点,一是其空间处理,远景、近景向中景靠拢,以中景方式处理,因而全图紧凑协调。同时画面有明显的层次、纵深感,远水远山在烟霭中的消隐暗示开阔和无际,山水树石与人物舟马、屋舍建筑的远近位置,比例较精确,基本结束了六朝时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阶段。说明山水画在认识,尤其是表现空间方面的进步。二是在画法上,以纤细劲健的线条描绘,青绿金碧着色,即山水着重青绿,山脚则用泥金。这反映了六朝以来绘画以线、色为主的传统。由于以青绿色为主,被后人称为“青绿法”,又由于描绘山以单线勾勒,淡赭打底,再填以石青石绿,山脚处用“泥金”在轮廓内复勾,造成金碧辉映的装饰效果,亦称金碧山水。这种表现法巧妙地利用青绿色调适应“春游”的题材特征,显出作者对内容与形式协合统一的追求,预示着向唐代青绿山水画成熟的必然趋势。故展子虔以其成就被推为“唐画之祖”,尤其对青绿山水到大小李将军的成熟,具有深刻的启迪和影响。
|
|
|
|
相关博客新闻: |
|
相关技术论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