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压变频器教程(一) |
|
|
介绍:本内容摘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第 2 版,经原书第
6 章“高压变频器”作者上海艾帕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竺伟重新编辑,供大家参考。
引言
随着电气传动技术,尤其是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作为大容量传动的高压变频调
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压电机利用高压变频器可以实现无级调速,满足生产
工艺过程对电机调速控制的要求,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可大幅度节约能源,
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各种高压变频器不断出现,高压变频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
低压变频器那样近乎统一的拓扑结构。根据高压组成方式可分为直接高压型和高-低-
高型,根据有无中间直流环节来分,可以分为交-交变频器和交-直-交变频器,在交-
直-交变频器中,按中间直流滤波环节的不同,可分为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高-低-高
型变频器采用变压器实行输入降压,输出升压的方式,其实质上还是低压变频器,只
不过从电网和电机两端来看是高压的,是受到功率器件电压等级技术条件的限制而采
取的变通办法,需要输入,输出变压器,存在中间低压环节电流大,效率低下,可靠
性下降,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只用于一些小容量高压电机的简单调速。常规的交-交变
频器由于受到输出最高频率的限制,只用在一些低速,大容量的特殊场合。直接高压
交-直-交变频器直接高压输出,无需输出变压器,效率高,输出频率范围宽,应用较
为广泛。我们将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直接高压输出交-直-交型变频器及其派生
方案进行分析,指出各自的优缺点。评价高压变频器的指标主要有:成本,可靠性,
对电网的谐波污染,输入功率因数,输出谐波,dv/dt,共模电压,系统效率,能否四
象限运行等。顺便指出,我们习惯称作的高压变频器,实际上电压一般为 2.3-10KV,
国内主要为 3KV,6KV 和 10KV,和电网电压相比,只能算作中压,故国外常成为
Medium Voltage Drive.
高压变频器正向着高可靠性,低成本,高输入功率因数,高效率,低输入输出谐
波,低共模电压,低 dv/dt 等方向发展。电流源型变频器技术成熟,且可四象限运
行,但由于高压时器件串联的均压问题,输入谐波对电网的影响和输出谐波对电机的
影响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对风机和水泵等一般不要求四象限运行的设备,单
元串联多电平 PWM 电压源型变频器在输入,输出谐波,效率和输入功率因数等方面有
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对于轧机,卷扬机等要求四象限运行和动态性能
较高的场合,双 PWM 结构的三电平电压源型变频器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1 电流源型变频器
电流源型变频器(CSI:Current Source Inverter)采用大电感作为中间直流
滤波环节。整流电路一般采用晶闸管作为功率器件,少数也有采用 GTO 的,主要目的
是采取电流 PWM 控制,以改善输入电流波形。逆变部分一般采用晶闸管或 GTO 作为功
率器件。由于存在着大的平波电抗器和快速电流调节器,所以过电流保护比较容易。
当逆变侧出现短路等故障时,由于电抗器存在,电流不会突变,而电流调节器则会迅
速响应,使整流电路晶闸管的触发角迅速后移,电流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为了对接
地短路也实现保护,通常把滤波电抗器分为两半,上下直流母线各串一半。电流源型
变频器的一大优点是能量可以回馈电网,系统可以四象限运行。虽然直流环节电流的
方向不能改变,但整流电压可以反向(当整流电路工作在有源逆变状态时),能量可以
回馈到电网。
晶闸管目前工业应用的最高电压为 8000V 左右,当电网电压较高时,可采用晶闸
管串联的办法。比如,当电网电压为交流 4160V 时,需要 2 个耐压为 5KV 的晶闸管串
联,才能满足 5900V 峰值电压时的耐压要求。考虑到器件串联时的均压问题和器件耐
压使用安全裕量,在工业应用中,一般使用到器件额定电压的 50-60%。晶闸管串联存
在静态均压和动态均压问题。均压电阻会消耗一部分功率,影响系统的效率。晶闸管
的通态压降一般较低,门极触发电路比较简单,驱动功率较低。以 6500V,4200A 的晶
闸管为例,通态压降可做到 1.73V,门极触发电流仅需 400mA,触**率仅为 3W,该
晶闸管的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达 2000V/us,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达 250A/us(连续)。
由于电源侧采用三相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输入电流的谐波成份较大,为了降低
谐波,可采取多重化,有的还必须加输入滤波装置。电流源型变频器输入功率因数一
般较低,且会随着转速的下降而降低,通常要附加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另外,电流源
型变频器还会产生较大的共模电压,当没有输入变压器时,共模电压会**到电机定
子绕组中心点和地之间,影响电机绝缘。电流源型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谐波较高,会引
起电机的额外发热和转矩脉动,必要时也可采取输出 12 脉冲方式或设置输出滤波器,
当然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也会增加。由于均压电路等固定损耗较大,以及输入功率因
数较低 |
|
|
|
相关博客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