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博客苑-- 行家-- 钳工问题在于

中国工控网搜索:

李先生

     学历:中技
     职称:技师
     年龄:71岁
       新闻信息(1/0)
       工作图片(0)
       技术论文(0/0)
       交流论坛(0/0)
       留言信箱(0)
       浏览人次:4946
 我的新闻推荐 更多..

钳工问题在于

发表评论(0)    发布时间:2011年3月8日  

    一、钳工的基本操作
    钳工是主要手持工具对夹紧在钳工工作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它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种之一。钳工的基本操作可分为:
    1.辅助性操作 即划线,它是根据图样在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
    2.切削性操作 有錾削、锯削、锉削、攻螺纹、套螺纹。钻孔(扩孔、铰孔)、刮削和研磨等多种操作。
    3.装配性操作 即装配,将零件或部件按图样技术要求组装成机器的工艺过程。
    4.维修性操作 即维修,对在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检查、修理的操作。
    二、钳工工作的范围及在机械制造与维修中的作用
    1.普通钳工工作范围
    (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毛坯,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的划线等;
    (2)单件零件的修配性加工;
    (3)零件装配时的钻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等;
    (4)加工精密零件,如刮削或研磨机器、量具和工具的配合面、夹具与模具的精加工等。
    (5)零件装配时的配合修整;
    (6)机器的组装、试运行、调整和维修等。
    2.钳工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作用
    钳工是一种講求灵活可适应变化,,,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目前虽然有各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但钳工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操作方便,适应面广等特点,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钳工来完成。如前面所讲的钳工应用范围的工作。因此钳工在机械制造及机械维修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钳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工人其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亦難於统一.
    三、钳工工作台和虎钳
    1.钳工工作台
    简称钳台,常用硬质木板或钢材制成,要求坚实、平稳、台面高度约800~900mm,台面上装虎钳和防护网。
    2.虎钳
    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其规格以钳口的宽度来表示,常用的有100、125、150mm三种,使用虎钳时应注意:
    (1)工件尽量夹在钳口中部,以使钳口受力均匀;
    (2)夹紧后的工件应稳定可靠,便于加工,并不产生变形;
    (3)夹紧工件时,一般只允许依靠手的力量来扳动手柄,不能用手锤敲击手柄或随意套上长管子来扳手柄,以免丝杠、螺母或钳身损坏。
    (4)不要在活动钳身的光滑表面进行敲击作业,以免降低配合性能;
    (5)加工时用力方向最好是朝向固定钳身。
    攻螺纹、套螺纹及其注意事项
    常用的在角螺纹工件,其螺纹除采用机械加工外,还可以用钳加工方法中的攻螺纹和套螺纹来获得。攻螺纹(亦称攻丝)是用丝锥在工件内圆柱面上加工出内螺纹;套螺纹(或称套丝、套扣)是用板牙在圆柱杆上加工外螺纹。
    一、攻螺纹
    1.丝锥及铰扛
    (1)丝锥
    丝锥是用来加工较小直径内螺纹的成形刀具,一般选用合金工具钢制成,并经热处理制成。通常的丝锥一套为两支至三支,称头锥、二锥;和三锥。
    每个丝锥都有工作部分和柄部组成。工作部分是由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组成。轴向有几条(一般是三条或四条)容屑槽,相应地形成几瓣刀刃(切削刃)和前角。切削部分(即不完整的牙齿部分)是切削螺纹的重要部分,常磨成圆锥形,以便使切削负荷分配在几个刀齿上。头锥的锥角小些,有5~7个牙;二锥的锥角大些,有3~4个牙。校准部分具有完整的牙齿,用于修光螺纹和引导丝锥沿轴向运动。柄部有方头,其作用是与铰扛相配合并传递扭矩。
    (2)铰扩板手) 有活動可調和不可調 (梗的) 两種
    铰扩板手是用来夹持丝锥的工具,常用的是可调式铰扛。旋转手柄即可调节方孔的大小,以便夹持不同尺寸的丝锥。铰板手长度应根据丝锥尺寸大小进行选择,以便控制攻螺纹时的扭矩,防止丝锥因施力不当而扭断。
    板手亦可配合鉸刀或稱捻刀应用 ,,加工扩吼,用途
    2.攻螺纹前钻底孔直径和深度的确定以及孔口的倒角
    (1)底孔直径的确定
    丝锥在攻螺纹的过程中,切削刃主要是切削金属,但还有挤压金属的作用,因而造成金属凸起并向牙尖流动的现象,所以攻螺纹前,钻削的孔径(即底孔)应大于螺纹内径。底孔的直径可查手册或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脆性材料(铸铁、青铜等):钻孔直径d0=d(螺纹外径)-1.1p(螺距)
    塑性材料(钢、紫铜等):钻孔直径d0=d(螺纹外径)-p(螺距)
    (2)钻孔深度的确定
    攻盲孔(不通孔)的螺纹时,因丝锥不能攻到底,所以孔的深度要大于螺纹的长度,盲孔的深度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孔的深度=所需螺纹的深度+-.7d
    (3)孔口倒角
    攻螺纹前要在钻孔的孔口进行倒角,以利于丝锥的定位和切入。倒角的深度大于螺纹的螺距。
    3.攻螺纹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根据工件上螺纹孔的规格,正确选择丝锥,先头锥后二锥,不可颠倒使用。
    (2)工件装夹时,要使孔中心垂直于钳口,防止螺纹攻歪。
    (3)用头锥攻螺纹时,先旋入1~2圈后,要检查丝锥是否与孔端面垂直(可目测或直角尺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检查)。当切削部分已切入工件后,每转1~2圈应反转1/4圈,以便切屑断落;同时不能再施加压力(即只转动不加压),以免丝锥崩牙或攻出的螺纹齿较瘦。
    (4)攻钢件上的内螺纹,要加机油润滑,可使螺纹光洁、省力和延长丝锥使用寿命;攻铸铁上的内螺纹可不加润滑剂,或者加煤油;攻铝及铝合金、紫铜上的内螺纹,可加乳化液。
    (5)不要用嘴直接吹切屑,以防切屑飞入眼内。
    二、套螺纹或稱為板牙
    1.板牙和板牙架
    (1)板牙
    板牙是加工外螺纹的刀具,用合金工具钢9SiGr制成,并经热处理淬硬。其外形像一个圆螺母,亦有六角型的,,只是上面钻有3~4个排屑孔槽,并形成刀刃。
    板牙由切屑部分、定位部分和排屑孔组成。圆板牙螺孔的两端有40°的锥度部分,是板牙的切削部分。定位部分起修光作用。板牙的外圆有一条深槽和四个锥坑,锥坑用于定位和紧固板牙。
    (2)板牙架
    板牙架是用来夹持板牙、传递扭矩的工具。不同外径的板牙应选用不同的板牙架。
    2.套螺纹前圆杆直径的确定和倒角
    (1)圆杆直径的确定
    与攻螺纹相同,套螺纹时有切削作用,也有挤压金属的作用。故套螺纹前必须检查圆桩直径。圆杆直径应稍小于螺纹的公称尺寸,圆杆直径可查表或按经验公式计算。
    经验公式:圆杆直径=螺纹外径d-(0.13~0.2)螺距p
    (2)圆杆端部的倒角
    套螺纹前圆杆端部应倒角,使板牙容易对准工件中心,同时也容易切入。倒角长度应大于一个螺距,斜角为15°~30°。
    3.套螺纹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每次套螺纹前应将板牙排屑槽内及螺纹内的切屑清除干净;
    (2)套螺纹前要检查圆杆直径大小和端部倒角;
    (3)套螺纹时切削扭矩很大,易损坏圆杆的已加工面,所以应使用硬木制的V型槽衬垫或用厚铜板作保护片来夹持工件。工件伸出钳口的长度,在不影响螺纹要求长度的前提下,应尽量短。
    (4)套螺纹时,板牙端面应与圆杆垂直,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开始转动板牙时,要稍加压力,套人3~4牙后,可只转动而不加压,并经常反转,以便断屑。
    (5)在钢制圆杆上套螺纹时要加机油润滑。
    一、锉削加工的应用
    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它达到零件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这种加工方法称为锉削,锉削加工简便,工作范围广,多用于錾削、锯削之后,锉削可对工件上的平面、曲面、内外圆弧、沟槽以及其它复杂表面进行加工,锉削的最高精度可达IT7-IT8,表面粗糙度可达Ra1.6-0.8μm。可用于成形样板,模具型腔以及部件,机器装配时的工件修整,是钳工主要操作方法之一。
    二、锉刀
    1.锉刀的材料及构造
    锉刀常用碳素工具钢T10、T12制成,并经热处理淬硬到HRC62~67。
    锉刀由锉刀面、锉刀边、锉刀舌、锉刀尾、木柄等部分组成。锉刀的大小以锉刀面的工作长度来表示。锉刀的锉齿是在剁锉机上剁出来的。
    2.锉刀的种类
    锉刀按用途不同分为:普通锉(或称钳工锉)、特种锉和整形锉(或称什锦锉)三类。其中普通锉使用最多。
    普通锉按截面形状不同分为:平锉、方锉、圆锉、半圆锉和三角锉五种;按其长度可分为:100、200、250、300、350和400mm等七种;按其齿纹可分为:单齿纹、双齿纹(大多用双齿纹);按其齿纹蔬密可分为:粗齿、细齿和油光锉等(锉刀的粗细以每10mm长的齿面上锉齿齿数来表示,粗锉为4~12齿,细齿为13~24齿,油光锉为30~36齿)。
    3.锉刀的选用
    合理选用锉刀,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锉刀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选择锉刀的原则是:
    (1)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面的大小选择锉刀的形状和规格:
    (2)根据加工材料软硬、加工余量、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择锉刀的粗细。粗锉刀的齿距大,不易堵塞,适宜于粗加工(即加工余量大、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求低)及铜、铝等软金属的锉削;细锉刀适宜于钢、铸铁以及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的锉削;油光锉只用来修光已加工表面,锉刀愈细,锉出的工件表面愈光,但生产率愈低。
    三、锉削操作
    1.装夹工件
    工件必须牢固地夹在虎钳钳口的中部,需锉削的表面略高于钳口,不能高得太多,夹持已加工表面时,应在钳口与工件之间垫以铜片或铝片。
    2.锉刀的握法
    正确握持锉刀有助于提高锉削质量。
    (1)大锉刀的握法 右手心抵着锉刀木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弯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则根据锉刀的大小和用力的轻重,可有多种姿势。
    (2)中锉刀的握法 右手握法大致和大锉刀握法相同,左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锉刀的前端。
    (3)小锉刀的握法 右手食指伸直,拇指放在锉刀木柄上面,食指靠在锉刀的刀边,左手几个手指压在锉刀中部。
    (4)更小锉刀(什锦锉)的握法 一般只用右手拿着锉刀,食指放在锉刀上面,拇指放在锉刀的左侧。
    3.锉削的姿势
    正确的锉削姿势、能够减轻疲劳,提高锉削质量和效率,人的站立姿势为:左腿在前弯曲,右腿伸直在后,身体向前倾余(约10°左右),重心落在左腿上。锉削时,两腿站稳不动,靠左膝的屈伸使身体作往复运动,手臂和身体的运动要相互配合,并要使锉刀的全长充分利用。
    4.锉削刀的运用
    锉削时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的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推动主要由右手控制,其大小必须大于锉削阻力才能锉去切屑,压力是由两个手控制的,其作用是使锉齿深入金属表面。
    由于锉刀两端伸出工件的长度随时都在变化,因此两手压力大小必须随着变化,使两手的压力对工件的力矩相等,这是保证锉刀平直运动的关键。锉刀运动不平直,工件中间就会凸起或产生鼓形面。
    锉削速度一般为每分钟30~60次。太愉,操作者容易疲劳,且锉齿易磨钝;太慢、切削效率低。
    四、平面的锉削方法及锉削质量检验
    1.平面锉削
    平面锉削是最基本的锉削,常用三种方式锉削:
    (1)顺向锉法 锉刀沿着工件表面横向或纵向移动,锉削平面可得到下正直的锉痕,比较美观。适用于工件锉光、锉平或锉顺锉纹。
    (2)交叉锉法 是以交叉的两个方向顺序地对工件进行锉削。由于锉痕是交叉的,容易判断锉削表面的不平程度,因此也容易把表面锉平,交叉锉法去屑较快,适用于平面的粗锉。
    (3)推锉法 两手对称地握着锉刀,用两大拇指推锉刀进行锉削。这种方式适用于较窄表面且已锉平、加工余量较小的情况,来修正和减少表面粗糙度。
    2.锉削平面质量的检查
    (1)检查平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 用钢尺和直角尺以透光法来检查,要多检查几个部位并进行对角线检查。
    (2)检查垂直度 用直角尺采用透光法检查,应选择基准面,然后对其它面进行检查。
    (3)检查尺寸 根据尺寸精度用钢尺和游标尺在不同尺寸位置上多测量几次。
    (4)检查表面粗糙度 一般用眼睛观察即可,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样板进行对照检查。
    五、锉削注意事项
    1.锉刀必须装柄使用,以免刺伤手腕。松动的锉刀柄应装紧后再用;
    2.不准用嘴吹锉屑,也不要用手清除锉屑。当锉刀堵塞后,应用钢丝刷顺着锉纹方向刷去锉屑;
    3.对铸件上的硬皮或粘砂、锻件上的飞边或毛刺等,应先用砂轮磨去,然后锉屑;
    3.对铸件上的硬皮或粘砂、锻件上的飞边或毛刺等,应先用砂轮磨去,然后锉屑;
    4.锉屑时不准用手摸锉过的表面,因手有油污、再锉时打滑;
    5.锉刀不能作橇棒或敲击工件,防止锉刀折断伤人;
    6.放置锉刀时,不要使其露出工作台面,以防锉刀跌落伤脚;也不能把锉刀与锉刀叠放或锉刀与量具叠放。 各种零件的孔加工,除去一部分由车、镗、铣等机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钳工利用钻床和钻孔工具(钻头、扩孔钻、铰刀等)完成的。钳工加工孔的方法一般指钻孔、扩孔和铰孔。
    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叫钻孔。在钻床上钻孔时,一般情况下,钻头应同时完成两个运动;主运动,即钻头绕轴线的旋转运动(切削运动);辅助运动,即钻头沿着轴线方向对着工件的直线运动(进给运动),钻孔时,主要由于钻头结构上存在的缺点,影响加工质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级以下,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左右、属粗加工。
    一、钻床
    常用的钻床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和摇臂钻床三种,手电钻也是常用的钻孔工具。
    1.台式钻床
    简称台钻,是一种在工作台上作用的小型钻床,其钻孔直径一般在13mm以下。
   
    由于加工的孔径较小,故台钻的主轴转速一般较高,最高转速可高达近万转/分,最低亦在400转/分左右。主轴的转速可用改变三角胶带在带轮上的位置来调节。台钻的主轴进给由转动进给手柄实现。在进行钻孔前,需根据工件高低调整好工作台与主轴架间的距离,并锁紧固定(结合挂图与实物讲解示范)。台钻小巧灵活,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主要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上的各种小孔。它在仪表制造、钳工和装配中用得较多。
    2.立式台钻
    简称立钻。这类钻床的规格用最大钻孔直径表示。与台钻相比,立钻刚性好、功率大,因而允许钻削较大的孔,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也较高。立钻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加工中、小型零件。
    3.摇臂钻床
    它有一个能绕立柱旋转的摇臂、摇臂带着主轴箱可沿立柱垂直移动,同时主轴箱还能摇臂上作横向移动。因此操作时能很方便地调整刀具的位置,以对准被加工孔的中心,而不需移动工件来进行加工。摇臂钻床适用于一些笨重的大工件以及多孔工件的加工。
    二、钻头
    钻头是钻孔用的刀削工具,常用高速钢制造,工作部分经热处理淬硬至62~65HRC。一般钻头由柄部、颈部及工作部分组成(实物与挂图)。
    1.柄部:是钻头的夹持部分,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柄部有直柄和锥柄两种,直柄传递扭矩较小,一般用在直径小于12mm的钻头;锥柄可传递较大扭矩(主要是靠柄的扁尾部分),用在直径大于12mm的钻头。
    2.颈部:是砂轮磨削钻头时退刀用的,钻头的直径大小等一般也刻在颈部。
    3.工作部分:它包括导向部分和切削部分。导向部分有两条狭长、螺纹形状的刃带(棱边亦即副切削刃)和螺旋槽。棱边的作用是引导钻头和修光孔壁;两条对称螺旋槽的作用是排除切屑和输送切削液(冷却液)。切削部分结构见挂图与实物,它有两条主切屑刃和一条柄刃。两条主切屑刃之间通常为118°±2°,称为顶角。横刃的存在使锉削是轴向力增加。
    三、钻孔用的夹具
    钻孔用的夹具主要包括钻头夹具和工件夹具两种。
    1.钻头夹具:常用的是钻夹头和钻套。
    (1)钻夹头:适用于装夹直柄钻头。钻夹头柄部是圆锥面,可与钻床主轴内孔配合安装;头部三个爪可通过紧固扳手转动使其同时张开或合拢。
    (2)钻套:又称过渡套筒,用于装夹锥柄钻头。钻套一端孔安装钻头,另一端外锥面接钻床主轴内锥孔。
    2.工件夹具:常用的夹具有手虎钳、平口钳、V形铁和压板等(挂图)。装夹工件要牢固可靠,但又不准将工件夹得过紧而损伤过紧,或使工件变形影响钻孔质量(特别是薄壁工件和小工件)。
    四、钻孔操作
    1.钻孔前一般先划线,确定孔的中心,在孔中心先用冲头打出较大中心眼。
    2.钻孔时应先钻一个浅坑,以判断是否对中。
    3.在钻削过程中,特别钻深孔时,要经常退出钻头以排出切屑和进行冷却,否则可能使切屑堵塞或钻头过热磨损甚至折断,并影响加工质量。
    4.钻通孔时,当孔将被钻透时,进刀量要减小,避免钻头在钻穿时的瞬间抖动,出现“啃刀”现象,影响加工质量,损伤钻头,甚至发生事故。
    5.钻削大于φ30mm的孔应分两次站,第一次先钻第一个直径较小的孔(为加工孔径的0.5~0.7);第二次用钻头将孔扩大到所要求的直径。
    6.钻削时的冷却润滑:钻削钢件时常用机油或乳化液;钻削铝件时常用乳化液或煤油;钻削铸铁时则用煤油。
    五、扩孔与铰孔
    1.扩孔
    扩孔用以扩大已加工出的孔(铸出、锻出或钻出的孔),它可以校正孔的轴线偏差,并使其获得正确的几何形状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其加工精度一般为IT9~IT10级,表面粗糙度、Ra=3.2~6.3μm。扩孔的加工余量一般为0.2~4mm。
    扩孔时可用钻头扩孔,但当孔精度要求较高时常用扩孔钻(用挂图或实物)。扩孔钻的形状与钻头相似,不同是:扩孔钻有3~4个切削刃,且没有横刃,其顶端是平的,螺旋槽较浅,故钻芯粗实、刚性好,不易变形,导向性好。
    2.铰孔
    铰孔是用铰刀从工件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铰孔是应用较普遍的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其加工精度可达IT6~IT7级,表面粗糙度Ra=0.4~0.8μm。
    铰刀是多刃切削刀具(挂图或实物),有6~12个切削刃和较小顶角。铰孔时导向性好。铰刀刀齿的齿槽很宽,铰刀的横截面大,因此刚性好。铰孔时因为余量很小,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著小于扩孔钻,且切削刃的前角γ0=0°,所以铰削过程实际上是修刮过程。特别是手工铰孔时,切削速度很低,不会受到切削热和振动的影响,因此使孔加工的质量较高。
    铰孔按使用方法分为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两种。手用铰刀的顶角较机用铰刀小,其柄为直柄(机用铰刀为锥柄)。铰刀的工作部分有切削部分和修光部分所组成。
    铰孔时铰刀不能倒转,否则会卡在孔壁和切削刃之间,而使孔壁划伤或切削刃崩裂。
    铰孔时常用适当的冷却液来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防止产生切屑瘤;并减少切屑细末粘附在铰刀和孔壁上,从而提高孔的质量。
   
   
    一、錾削
    用手锤打击錾子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的操作方法称为錾削。錾削的作用就是錾掉或錾断金属,使其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錾削主要用于不便于机械加工的场合,如去除凸缘、毛刺、分割薄板料、凿油槽等。这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少。
    1. 錾子
    (1)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錾子由切削部分、斜面、柄部和头部四部分组成,其长度约170mm左右,直径18~24mm。錾子的切削部分包括两个表面(前刀面和后刀面)和一条切削刃(锋口)。切削部分要求较高硬度(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且前刀面和后刀面之间形成一定楔角β。
    楔角大小应根据材料的硬度及切削量大小来选择。楔角大,切削部分强度大,但切削阻力大。在保证足够强度下,尽量取小的楔角,一般取楔角β=60°。
    (2)錾子的种类及用途 根据加工需要,主要有三种:
    扁錾 它的切削部分扁平,用于錾削大平面、薄板料、清理毛刺等。
    狭錾 它的切削刃较窄,用于錾槽和分割曲线板料。
    油槽錾 它的刀刃很短,并呈圆弧状,用于錾削轴瓦和机床平面上的油槽等。
    2. 錾削操作
    起錾时,錾子尽可能向右斜45°左右。从工件边缘尖角处开始,并使錾子从尖角处向下倾斜30°左右,轻打錾子,可较容易切入材料。起錾后按正常方法錾削。当錾削到工件尽头时,要防止工件材料边缘崩裂,脆性材料尤其需要注意。因此,錾到尽头10mm左右时,必须调头錾去其余部分。
    二、刮削
    用刮刀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上刮去一层很薄金属的操作称为刮削。刮削时刮刀对工件既有切削作用,又有压光作用。刮削是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通过刮削后的工件表面,不仅能获得很高的形位精度、尺寸精度,而且能使工件的表面组织紧密和小的表面粗糙度,还能形成比较均匀的微浅 坑,创造良好的存油条件,减少摩擦阻力。所以刮削常用于零件上互相配合的重要滑动面,如机床异轨面、滑动轴承等,并且在机械制造、工具、量具制造或修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刮削的缺点是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
    1.刮削工具及显示剂
    (1)刮刀
    刮刀是刮削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要求刀头部分有足够的硬度和刃口锋利。常用T10A、T12A和GCr15钢制成,也可在刮刀头部焊上硬质合金,以刮削硬金属。
    刮刀可分为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种。平面刮刀用于刮削平面,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乱刀三种;曲面刮刀用来刮削曲面,曲面刮刀有多种形状,常用三角刮刀。
    (2)校准工具
    校准工具的用途是:一是用来与刮削表面磨合,以接触点子多少和疏密程度来显示刮削平面的平面度,提供刮削依据;二是用来检验刮削表面的精度与准确性。
    刮削平面的校准工具有:校准平板、校正尺和角度直尺三种。
    (3)显示剂 ( 红丹 )
    显示剂是用来显示被刮削表面误差大小的。它放在校准工具表面与刮削表面之间,当校准工具与刮削表面合在一起对研后,凸起部分就被显示出来。这种刮削时所用的辅助涂料称为显示剂。
    常用的显示剂有红丹粉(加机油和牛油调和)和兰油(普鲁士蓝加蓖麻油调成)。
    2.刮削精度的检查
    刮削精度的检查常用刮削研点(接触点)的数目来检查。其标准为在边长为25mm的正方形面积内研点的数目来表示(数目越多,精度越高)。一级平面为:5~16点/25×25;精密平面为:16~25点/25×25;超精密平面为:大于25点/25×25。
    3.平面刮削
    平面刮削有手刮法和挺刮法两种。其刮削步骤为:
    (1)粗刮 用粗刮刀在刮削平面上均匀地铲去一层金属,以很快除去刀痕,锈斑或过多的余量。当工件表面研点为4~6点/25×25,并且有一定细刮余量时为止。
    (2)细刮 用细刮刀在经粗刮的表面上刮去稀疏的大块高研点,进一步改善不平现象。细刮时要朝一个方向刮,第二遍刮削时要用45°或65°的交叉刮网纹。当平均研点为10~14点/25×25时停止。
    (3)精刮 用小刮刀或带圆弧的精刮刀进行刮削,使研点达:20~25点/25×25。精刮时常用点刮法(刀痕长为5mm),且落刀要轻,起刀要快。
    (4)刮花 刮花的目的主要是美观和积存润滑油。常见的花纹有:斜纹花纹、鱼鳞花纹和燕形花纹等。
    三、研磨
    用研磨工具和研磨剂,从工件上研去一层极薄表面层的精加工方法称为研磨。经研磨后的表面粗糙度Ra=0.8~0.05μm。研磨有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
    1.研具及研磨剂
    (1)研具
    研具的形状与被研磨表面一样。如平面研磨,则磨具为一块平块。研具材料的硬度一般都要比被研磨工件材料低。但也不能太低。否则磨料会全部嵌进研具而失去研磨作用。灰铸铁是常用研具材料(低碳钢和铜亦可用)。
    (2)研磨剂
    研磨剂由磨料和研磨液调和而成的混合剂。
    磨料 经在研磨中起切削作用。常用的磨料有:刚玉类磨料——用于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铸铁等工件的研磨;碳化硅磨料——用于研磨硬质合金、陶瓷等高硬度工件,亦可用于研磨钢件;金刚石磨料——它的硬度高,实用效果好但价格昂贵。
    研磨液 它在研磨中起的作用是调和磨料、冷却和润滑作用。常用的研磨液有煤油、汽油、工业用甘油和熟猪油。
    2.平面研磨
    平面的研磨一般是在平面非常平整的平板(研具)上进行的。粗研常用平面上制槽的平权,这样可以把多余的研磨剂刮去,保证工件研磨表面与平板的均匀接触;同时可使研磨时的热量从沟槽中散去。精研时,为了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应在光滑的平板上进行。
    研磨时要使工件表面各处都受到均匀的切
    研磨这種工艺相信较為小用,其用於汽車维修,机械另件維修较多,
    其用法”將一些磨砂膏有 粗砂 和 幼砂多種 ,倒置於较硬平板上
    加小点油,用手将工件压着砂 作左 右旋轉推動,直至工件光滑,並不控制尺吋大细
    过往是用这種方式使机械件互配緊貼之用,
    在己往数拾年间,都存着很多手工艺技朮
    如用銼刀/白鋼刀/風锯片等磨制出一些打磨工具、(鏟刀 )(各型狀刮刀)
    如小型銼刀(標銼) 燒红用尖咀钳按自要求挟弯出一些異型銼刀,打磨工件
    如用(油鋼)(銀钢支)通过烧红,淬火 淬油 制作鉸刀,導边,導套,滑輪等等
    虽然有些我们不再用到了,但作為一个工艺者明白一些傳统的手工艺,不防知道一下,
    现今作為一个工艺者 (打磨工)
    我们应该短視自己為一个(打磨工)或(鉗工) ,我们应為自己為一个工艺者,是集古今大成者,,
    我们应要知道甚磨呢? 是整个过呈,由一个産品初始形成至后加工序全完成,可交客户才是完成整过工艺歷程,,,,當中涉及的是 産品没計,制图 制作樣板,施工图,摸具/工裝設計,后工艺没計安排,,,,,
    通过可使用之設傋,, CNC数控机,線切割,火花机,钻/铣 ,打磨装嵌等完成,,
    后工艺工装制作更要广泛地去認識更多,因工裝涉及范国,除一些较為傳统幾種外,
    為提高工厂生产考率,工艺者可能為產品所须要,制作一些非標準之加工机没備,
    半自动,全自动的專科机床,
    所認識的就要不断扩大了,如 油压,氣動,电控 傳动 力學等等,
    當然个人未必可从适应这麽多,也不是一个人可完成,
    但能知愈多,则可以運用更多方法/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更多奇難雜症,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网站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忘了密码
     相关博客新闻:

    ·钳工问题在于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