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
轧机轧辊由于恶劣的工作环境,轧辊轴承位磨损是不可避免的,磨损的轧辊轴承位该如何修复呢?就让我们通过案例一起了解一下吧。
【轧机轧辊轴承位磨损情况】
轧机轧辊轴承位磨损,轧辊辐射温度300-500℃,磨损尺寸直径0.4mm,修复尺寸直径220mm*宽300mm。
【轧机轧辊轴承位磨损传统修复技术】
由于轧辊低转速重载荷的运行特点,很多企业会选择补焊机加工技术进行修复,但是由于补焊热应力的问题容易导致轴弯曲变形,同时可能会造成焊接部位裂纹,使用过程中存在断轴的风险,该技术对于大型设备轴磨损问题无法实现在线修复,拆卸和运输将大大增加修复成本和修复周期,综合性价比低,大大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增加维修维护成本;还有很多企业会选择用更换新轧辊保证连续化生产,但是此类方法不但拆装费时费力,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做大量的库存备件,占用大量的企业资金流。
【轧机轧辊轴承位磨损修复新技术】
近期还有很多企业选择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技术修复轧辊轴承位磨损,该技术类似一种冷焊技术,修复过程中不会产生高温,避免了补焊机加工技术热应力的影响,且修复不受轧辊轴单边磨损量的限制;该技术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拆卸,仅对修复部位拆卸即可,为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该技术与更换新轧辊相比,不仅为企业减少了大量成本,而且,在设备正常维修保养的前提下,其修复后的使用寿命甚至高于更换新部件的使用寿命,是一种可靠的修复技术。更多详情咨询可到索雷工业官网上进行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