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更大的生产能力,生产装置大型化是迅速提升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石油炼制、冶金、化工、建材、电力、水处理等行业的单装置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要求设备之间具有更好的协调性,因为一旦停机,带来的损失将会更大。因此,用户迫切希望能够有一种产品或者系统可以解决生产装置大型化和生产过程连续化所面临的控制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取得突破性的发展,8位微处理器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自动化仪表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DCS也应运而生,1975年Honeywell推出了第一套DCS系统。
DCS的出现解决了大型化生产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因此在连续性生产装置上获得了大量的运用,尤其是石化、化工、冶金、电力、建材、造纸和水处理等流程工业领域,这些行业的单套装置生产能力也得到迅速提高。在工业企业中,应用效益最直接、最明显的系统应当是工业控制系统,特别是DCS。一直以来,有关DCS即将被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所取代的声音就没有停止,然而直至今日,DCS仍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2005年,标志着DCS系统进入工业应用30周年。
过去30年中DCS发展正好反映了过程自动化从专用技术和封闭系统走向商业化组件、标准现场网络和基于的操作系统。今天,DCS的结构体系已经从以系统为中心发展为业务过程为重点,并帮助过程行业获得卓越的运行效率。
DCS主要供应商及其产品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十几个国家,共有60多个公司推出自己开发的DCS系统,型号众多,自成一体,用途也各有侧重。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首先在大型进口设备成套中引入国外的DCS,首批有化纤、乙烯、化肥等进口项目。现在中国市场上的DCS供应商近20家,可分为欧美品牌、日系品牌、国内品牌几个集群。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是日系品牌的Yokogawa,其Centum系列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即已大量引进,同期引进的还有美国Honeywell公司的TDC系列DCS系统。
随着世界各国DCS厂商纷纷推出自己开发的DCS系统,在我国供应的DCS品牌也越来越多,近几年,ABB、Emerson、Invensys、Siemens生产的DCS系统在各自侧重的不同行业都有广泛应用。在大量引进国外DCS的同时,我国也开始自己研制和设计DCS系统。为了发展自己的DCS,政府规定国外的DCS厂商必须在本地有合作伙伴,这给早期的国内DCS厂家的成长和逐步壮大创造了机会。经过近30年的努力,国内已有多家生产DCS的厂家,其产品应用于大中小各类过程工业企业,其中和利时、浙大中控、国电智深3家已具有相当规模。不过目前国外DCS产品在国内市场中占有率还比较高,从数量来说以采用Honeywell、Yokogawa、ABB等公司产品为多。
DCS系统技术分析
从不同方向发展起来的DCS在结构上、软件方面有些区别。仪表背景的公司开发的DCS控制器的软件部分比较符合仪表工程人员应用的习惯,如Honeywell公司的TDC2000、Bailey公司的N90、Yokogawa公司的YEWPACKMARKII,特别是组态方式比较方便。传动公司设计的DCS更象PLC系统,如WestingHouse公司开发的WDPFI系统,其输入输出卡就是可编程的NL系列的采集卡。计算机背景出身的公司设计的DCS的人机界面比较友好,通讯网络比较先进,如MeasuresVision2002Network。从DCS控制站、操作站、数据通信及网络几方面来看,各大DCS厂商推出的系统存在着共同点。
1.DCS控制站
DCS系统中,控制站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实际运行中可以不与操作站及网络相连的情况下,完成过程控制策略,保证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它的主要I/O设备为现场的输入、输出处理设备,以及过程输入/输出(PI/O)。关于DCS控制站的系统软件,原则上也有实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及编译系统、数据库系统、自诊断系统等,只是完善程度不同而己。
目前多数DCS控制站的系统软件齐全,操作站或工程师站可以完成离线组态及在线修改控制策略。为了完成控制策略,目前典型的功能模块有50多种,这是DCS厂家的专有技术。对于顺序控制和批量控制组态编程,各种DCS控制站采用不同的方法,直到近年来才向IEC61131-3编程语言标准靠拢。中小型DCS控制站,多数以控制16-32回路为限并支持分布式拓扑结构。目前小型DCS所占有的市场,已逐步与PLC、IPC、FCS共享。
2.DCS操作站
DCS操作站具有操作员功能、工程师功能、通信功能和高级语言功能等,其中工程师功能中包括系统组态、系统维护、系统通用(Utility)功能。实际的DCS操作站是典型的计算机,它与控制站不同,有着丰富的外围设备和人机界面。目前大多数DCS操作站已采用高档工控机,操作系统,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DDE(动态数据交换)或OPC(用于过程控制对象链接嵌入)接口技术,以太网接口与管理网络相连。在采用通用监控图形软件(如iFIX、Intouch等)这一点上,和DCS厂家做法不一,有的以此为平台,形成“软DCS”操作站,这多用于中小型DCS,或以此类软件为核心,进行二次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