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规范要求须知
一、电缆敷设一般要求
1、敷设前的检查
1)电缆型号、规格相符,绝缘良好。
2)直埋和水底敷设的电缆要先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对油纸电缆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
3)路径、排列、交叉均能满足设计和运行要求。
2、符合电缆使用条件
三相四线制系统必须用四芯电缆或五芯电缆,不能用一根三芯电缆加一根单芯电缆或电缆金属护套做中性线的方式,否则三相不平衡时,相当于单芯电缆的运行状态,容易引起工频干扰,而金属护套和金属铠装将加速腐蚀并发热。
3、减少运行损耗
三相系统采用三根单芯电缆时,应把三根电缆紧贴成正三角形,并每隔1m进行绑扎;并联运行的电缆,规格和长度必须相等。除交流单芯外的电力电缆,相间应有3mm的空隙。
4、敷设半径
电缆应防止扭伤和过分弯曲,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单芯油浸纸绝缘电缆、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和铅包钢带铠装橡皮电缆应不小于20d;多芯铠装沿包油浸纸绝缘电缆、多芯交联聚乙烯电缆和裸铅护套橡皮绝缘电缆应不小于15d;其余不小于10d(d为电缆外径)。
5、备用长度
备用长度可补偿温度引起的变形和供检修时用。如电缆从垂直面引向水平面、保护管入口、引入建筑物处、电缆终端头及中间接头等处均应留有备用长度。通常6kV及以上电缆预留3~5m;3kV及以下电缆预留1.5~2m。
6、通过铁路地区应采用防护措施
防止地中杂散电流对电缆铅包的影响,应不选铝包电缆或将铅包电缆装在陶瓷或浸过沥青的石棉管中,以增强铅包对地绝缘,满足电缆与钢轨间最小净距的规范要求。
7、敷设温度
电缆存放地点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不应低于:塑料绝缘电力电缆0℃;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15℃,铅护套钢带铠装-7℃;控制电缆耐寒护套-20℃,橡皮绝缘聚氯乙烯护套-15℃,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10℃。
8、电缆断头处
1)油浸纸绝缘电揽切断后,应将端头立即铅封;
2)橡皮和塑料绝缘电缆切断后应用绝缘带严密包扎好;
3)并列敷设的电缆,接头盒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4)明敷电缆接头盒须用托板托置,并用耐弧隔板与其他电缆隔开,托板和隔板伸出接头两端的长度不小于0.6m;
5)直埋电缆接头盒外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
6)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内应浇注沥青。
9、敷设操作
电缆应从盘架上端引出,电缆上不应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如铠装压扁、绞拧、保护层断裂等。采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牵引强度不应超过有关规定。电缆敷设时不宜交叉,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及时装设标志牌,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起止地点。
10、出入口封闭
进出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及穿入管子处,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这对防火、防水及防止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引发短路事故极为重要,并可防止水和垃圾进入管内,腐蚀电缆及堵塞管子。
二、直埋电缆的敷设
1、敷设电缆前的准备工作
1)路径复测
按设计图路径确定路径上的重要地点,补加标桩,对穿越障碍地点提出施工方法,了解沿线交通情况,初步确定材料存放点。
2)估工估料、组织施工
组织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内容并进行讨论,完善施工步骤,制定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核对用料、预算,组织施工。
3)检查备料和质量
检查预埋管的质量;检查电缆保护盖板、电缆接头保护盒、电缆防护用砂、砖是否充分、质量是否合格;检查制作电缆中间头、终端头的材料、附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
4)检查工具和备品齐全
5)检查中间接头地点
接头地点要易于检修时开挖,不影响交通,确保施工、检修方便。
6)电缆敷设点的选择和搬运
敷设电缆前核算好电缆盘的放置地点,运输到位并妥善保管。搬运和滚动电缆盘前应检查盘是否牢固,端头是否密封并绑好;电缆盘只允许短距离滚动,顺缆架上箭头指示方向敷设;禁止将电缆盘平放搬运或储存;缆架必须用吊车装卸,钢绳、钢轴应是试验合格的专用工具。
2、敷设电缆
https://www.misumi.com.cn/vona2/maker/misumi/el_wire/E1405000000/E1405010000/
1)放样画线
电缆沟尽量保持直线;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盘的半径,最小也不能小于所敷设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2)敷设过路导管
应事先将过路导管全部敷设完毕,施工中尽量采用液压动力顶管机将钢管顶向另一侧,不得已时开挖路面。
3)挖沟
电缆沟上应设置临时跳板,挂警告标志和红色警示灯,开挖深度应不小于0.85m,埋设电缆深度一般为0.7m。
4)敷设
电缆沟挖好后,在沟底铺上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检查电缆沟的宽度、深度、转弯半径和保护管口的喇叭口;敷设时应有专人指挥、专人领线、专人看盘,转弯、穿越及障碍地点,要派有经验的电缆工看守;电缆盘架要有合适的工具制动,电缆从盘上端引出,转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