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芯片市场难道是在打价格战么,供应商整得市场缩水 |
|
|
芯片市场表现将出现大幅成长,那些“无耻的”供货商在产品交货期拉长的同时,竟持续让芯片价格下跌。部分芯片厂商忙着追赶市占率并向主要客户展现忠诚度,以至于忘了半导体事业需要利用重新拉抬产品平均售价(ASP)与营利,才能应付庞大的基础建设成本。而2010年正是个市场发展的大好机会,无论产品出货量与金额的成长动力都十分强劲,并持续超越分析师们的预期。
2010年的市场表现也或多或少影响到分析师对2011年的预测;在5月的一场产业研讨会上, “2011将是另一个丰收年,成长率可达28%,现在显然处于景气颠峰,而接下来又将面临低谷,但会是何时、谷底又会有多深、景气下滑速度又会有多快呢?”深圳市琨泰电子有限公司表示
由于供应短缺,半导体客户重复下单的情况在2010年上半年就发生,重复下单并不等同于重复出货;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供应端必须跟上需求情况。但现在除了内存市场,整体IC产品平均销售价格(ASP)已经低于金融风暴发生前,甚至持续下跌;内存组件ASP则是恢复到金融风暴发生前水平,并持续上扬。
现在半导体产业可说面临典型全面性的市场复苏;订单满载,客户正在囤货、纷纷重复下单,而供货商产能吃紧、交货期拉长等,但奇怪的是,除了内存市场,其他所有领域产品:电池、钮扣电池座电池等的平均售价却一直在下跌。这是芯片产业一个最荒谬的状况,现在应该是半导体组件价格四处飞涨的时候;商业、经济体系与产业界实在是疯了,才会让产品价格在供应吃紧时继续下跌。
整体半导体IC领域的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是2009年11月市场呈现“销售一空”状态以来,就持续下滑。若是半导体厂商想对关键客户展示忠诚度,并不是让产品ASP下跌的理由;如此趋势只会让半导体产业的永续发展性面临风险。
半导体厂商若要获得保障,建议如下与客户之间应签署五年期的不可更动合作协议,如始一来厂商才能获得终极性的长期订单承诺,并因此改善产能扩充计划、分担投资风险。他并认为,芯片产业界若要真正复苏与存活,“极度需要”重建现金流、利润以及投资策略。只有手头上有钱,才能负担制程微缩所带来的庞大成本,以及迎接深紫外光微影(EUV)、18寸晶圆等新技术所需付出的代价。
|
|
|
|
相关技术论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