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博客苑 -- 投先生工控博客 -- 网课时期学生学习状态应对策略

中国工控网搜索:

投先生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教授
     年龄:36岁
       新闻信息(2/0)
       工作图片(0)
       技术论文(97/1)
       交流论坛(0/0)
       留言信箱(0)
       浏览人次:5995

网课时期学生学习状态应对策略

发表评论(0)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8日  

    摘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的持续性爆发,各个行业都受到巨大的冲击,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方针,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把教学过程搬上了网络,开启“网课”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给学生的学习习惯、状态和学习效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网课时代”学生在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教学;职业院校
   
      一、网课现状分析
   
      自2020年初疫情至今,全国各地的学生们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被迫”采用网课的形式上课。不能像以前一样进入课堂,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接受老师的点名、提问、考查;教师现场教学、监督的缺失,以及大家一起学习的氛围很难在网络教学模式中重建,再加上网课必须通过电脑或手机这样的数据终端联网进行,这就给很多自控力较差、平时爱玩手机和电脑的同学留下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于是部分学生就开始“放飞自我”。电脑、手机“挂课”的情况十分常见。教师在进行网课教学时,在提问环节,经常对面对无人应答的尴尬局面。网络另一头的学生现在在做什么,课程内容掌握的怎么样,有多少人听懂了,多少人没有听懂,哪个问题没有听懂,等等这些问题会经常困扰授课教师。而无论采用哪种网课教学工具,都很难像现场教学一样做到绝大多数甚至所有同学共同参与。如果要做到都参与,场面就很容易“失控”,造成一片乱哄哄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网课也许有个先天不足,就是适合小规模班级在线授课。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就很容易忽略一部分学生,进而给这些学生上网课时“溜号”的机会。虽然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网课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学习通”、“云班课”等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对学生上课的整个环节进行监控:比如签到、课堂活动、作业、测试等,并对每个环节设定分值比例,以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但是由于网课“不见面”的特性,上述教学平台对学生的监控效果依然不理想。以下就分别探讨网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网课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上网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课程前后签到签退问题
   
      有部分学生会设定闹铃和消息提示。上课闹铃响了就开始签到,下课闹铃响了就开始签退。看起来学生到课率是100%,然而这种到课率是有水分的。因为网课不比现场教学,教师不能像在教室里一样,一边讲课,一边轻松地就发现哪些同学不认真听讲。线下教学时,只要学生进入课堂,有老师把控课堂节奏,有其他同学共同构建的学习氛围,这些都会对不认真学习的同学有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把到课率作为一种成绩的评定构成是比较合理的。而网课中,依然那么重视到课率显然是不合理的,而把学生在网课课堂过程中的参与度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参考标准显然是更具合理性的。
   
      2.课中互动问题
   
      由于各种硬件条件的限制,网课教学过程中的课堂互动相比线下的课堂互动存在更大的难度。对于理论部分内容来讲,这样的问题并不明显。线下表现积极的同学在线上依然很活跃,因为学习理论在线上线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对于实践部分内容来讲,可能有比线下更少的同学会参与课程互动,因为一般的实践内容都需要硬件实践条件的支持。网课模式中,学生们都在家里上网课,无法像线下一样可以去机房和实验室。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例,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没有电脑,无法做实验,因此也就无法参与实践内容的课程互动;而其他需要专用实践条件专业的学生更是无法在家里组建实验环境,因此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无法参与实践课程的网课互动,比如数控机床的操作等。同样,即便是便于课程互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依然有部分学生会开启QQ、微信的消息提示,听到提示音,就看一眼手机或电脑,看到老师点到自己回答问题,有人会回复:“不知道”、“没听懂”,然后继续做别的事情;看到点到其他同学,就置之不理,问题和自己无关,更不会去想这个知识点自己掌握了没有。因此,教师想通过加强课程互动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难度是较大的。
   
      3.作业问题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大多数老师会留作业。有些学生就充分使用搜索引擎,到网上查一下答案,甚至不看答案是否和题目匹配,就截图提交。网课对手机、电脑和网络的依赖使得线下教学课堂上“上交手机”变为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学生把手机和电脑当做一种“学习工具”而非“娱乐工具”就变得十分必要。
   
      4.课程考核问题
   
      类似前文所述的“作业问题”。为了制定不开学情况下的考试预案,笔者所属教研室就曾经开会研讨过网络考试的问题,同事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比如有建议参考网络面试环境的,有建议出开放性试题的等等。而在实际操作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实现难度大,考核过程太长等问题。
   
      三、应对策略
   
      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分别讨论每个环节的应对策略。
   
      1.签到签退应对策略
   
      前面已经讨论过,网课中的到课率是有较大水分的。因此合理的做法是降低考勤在课程总分中的分值比例。在“学习通”、“云班课”这些教学平台上,把签到、签退的分值比例降低,让那些想通过拿到“全勤”分,就能大概率拿到课程学分的同学降低期望,把关注的重心调整到课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传统的线下教学中,考勤的分值比例一般在10%—15%左右。而在网课中,签到只能表示学生的账号登陆了,至于人在不在听课,考勤分值是无法作为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的。因此,建议将考勤分值降低到5%左右。
   
      2.课中互动应对策略
   
      解决互动问题要根据课程性质、班级规模大小等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对理论课程而言,要丰富课堂互动形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多参与。大幅度提高课堂互动环节在课程总分中的分值比例,以此来鼓励学生多参与互动。在互动交流中,教师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优点和不足。因而给出的评价应当相对准确。为了对学生群体的每位同学都做评价,所以在“学习通”、“云班课”这些教学平台上,结合“提问”、“投票”、“抢答”、“问卷”等等互动方式,把“提问”这一类只能涉及少数学生的互动方式数量减少,把“投票”、“问卷”、“测试”等等这些可以覆盖所有学生的互动方式数量提高,积分值加大,让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参与获得符合自身程度的课堂积分。当班级人数多,或者是合班上课时,多发布分组活动,先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参与回答问题或者知识总结等,并据其表现为该组整体打分。这样就可以把师生之间的互动,转变为先学生之间、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了一个环节,但是课程交流的程度加深了。分组的方式其实是缩短了每个学生和课堂互动环节的距离,对网课的实施是有利的。对实践课程来说,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例,学生可以根据条件不同分为两类:使用手机上网课群体和使用电脑上网课群体。课前通过调查,把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使用电脑上课的学生。教师完成课上的讲解和演示,一般都会给学生发布教学视频,使用手机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来熟悉操作过程,如有问题,可以发起组内活动;组内使用电脑的同学,如果操作熟练,可以给其他同学讲解演示;如果不熟练,也可由其他同学指点来完成实践。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小组的划分可以适时调整,按照“每组保证至少有一个同学有电脑,至少有一个同学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原则来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用积分去奖励那些指导组内学生取得较大成绩进步的学生。比如,教会一个同学,本次课成绩奖励5分。以此来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形成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因此,实践课程或内容的课程中,互动分为3个环节:首先是师生之间的浅互动,然后到学生之间的深互动,最后实现师生之间的深互动,完成实践课程的目标。课后,那些有计算机、具备实践条件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完成课程作业,并录成视频作业发到教学平台——学习通、云班课等,由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小组基准评分;每个小组同时提交指导后进学生的音视频,教师据此对相关学生评价加分。分组任务设置为允许每组同学之间相互评分。这样可以相互评价,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作业应对策略
   
      为了避免学生滥用搜索引擎,教师在设计作业题目的时候,应适当提高理解性题目数量,结合上课内容设计作业内容,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另外,可以不定期要求学生提交课程笔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可以分工合作,紧扣课程要求和上课过程设计课程题库,用于测试学生真实水平。还可以将课程前后关联的知识点串起来,结合岗位知识要求,设计综合性的阶段测试题,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评。形成以平时作业为基础、阶段性考评为重点、期末考试为补充的贯穿整个网课过程的作业成绩评价体系。另外,针对较为简单的内容可以多设计课前分组预习作业,上课时临时指定小组,由该组学生选出代表为其他同学讲解本组的课前预习结果,并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点评。也可以设计课程内容的总结作业,由小组代表进行阐述总结,并接受评价。采用多种作业融合的方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其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
   
      4.课程考核应对策略
   
      对于课程期中和期末的考核,可以适当降低考核分值比例,避免“一考定终身”。试题设计方法同作业设计。总之,在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通过合理配置每个环节的分值,把学生的学习重心调整到“过程考核”这个关键问题上;通过合理设计作业和试题,尽量淡化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依赖,让学生专注学习过程。网课是现阶段或许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有师生都要面对的一个事实,也许在未来会变成传统教育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改变态度、调整方法、提高认识、做好应对;教师也要克服困难,解决线上教育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身边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小学电教杂志社-中小学电教杂志-中小学电教杂志投稿网站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网站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忘了密码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