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博客苑-- 投先生工控博客--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把握时代课题

中国工控网搜索:

投先生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教授
     年龄:36岁
       新闻信息(2/0)
       工作图片(0)
       技术论文(97/1)
       交流论坛(0/0)
       留言信箱(0)
       浏览人次:5995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把握时代课题

发表评论(0)    发布时间:2016年6月15日  

    论文发表http://www.topqikan.com
      6月8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科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16”在京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自觉。
   
      准确把握时代背景
   
      “要全面深入准确地领会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及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首先应把握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表示,中国正从“未发展起来”走向“发展起来”,可称为发展水平的“升级”。这种升级既是“整体”的、全方位展开,又是“转型”的,是发展方式和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生产力转型升级;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转型升级;由非均衡发展走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转型升级等。
   
      中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但在现阶段,我们还面临着一些考验。韩庆祥认为,国际方面,局势风云变幻;国内方面,我们既面临着过去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难题,又面临着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要积极应对上述考验,有效破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出现的难题,离不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竭力探索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之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理解,我们在不断深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贵清说。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与会学者表示,社会既是复杂的也是具体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面对人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同心协力进行研究,汇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但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总体来说,当前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而在这一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否则就失去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特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先达表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而不是取代,马克思主义不会取代任何一门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相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助于学科新的分化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也只有真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区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和糟粕成分,并对优秀成分加以吸收;才能区分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哪些成果可以为我所用。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第一,处理好“古和今”的关系,解决好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既要看到“古”和“今”的连续性,又要看到因为任务、使命、问题的不同所造成的“古”和“今”的间断性。第二,处理好“中和西”的关系,解决好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不能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解答中国问题的范本,予以简单套用。第三,处理好“一和多”的关系,解决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解决“为了谁”的问题,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造福中国人民,必须为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能量。第四,处理好“内和外”的关系,就是要解决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因为真懂真信要内化,懂了才内化。第五,处理好“理和事”的关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这需要我们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研究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形成关于中国当代问题理论的“解”和“答”,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登陆网站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忘了密码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