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成像质量不是取决于CCD像素数吗?为什么题目中说“像素数高的工业内窥镜未必成像清晰”呢?这个要从探头CCD成像原理说起。
使用工业内窥镜探头检测时,被检对象表面反射的光线通过探头前端的镜头透射到CCD上,CCD上的光敏组件(其数目对应像素数)受到光照强度的激发释放出电荷,电信号便由此产生,随后电信号经A/D转换后称为数字信号,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检测图像的数据了。
在这个过程中,似乎CCD像素数越多,成像内容越丰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图像富含细节、很清晰。但是不能忽略另一方面,在一定的CCD面积上,像素数越多,每个光敏组件的面积就越小,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就会越弱,那么激发电荷的能力就会收到限制,也就是感光性能变差,这样反而导致成像不清晰。
所以说,有效提升像素数的正确做法是,要保证每个光敏组件保持良好的感光性能,而不是依靠牺牲每个光敏组件的感光性能,来单纯追求像素数的提升。
解决方法是,采用 SUPER CCD 技术,传统CCD中各个光敏组件的排列为矩阵,而SUPER CCD 技术改变了光敏组件的形状和排列顺序:采用八边形的二极管,并以蜂窝状形式排列。从而使得每个光敏组件的面积比传统方式要大,感光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因此,判断工业内窥镜成像效果如何,不能单纯看像素值这一指标,还要看是否采用了技术先进的高品质CCD。例如:韦林工业内窥镜采用的SUPER HAD CCD,每个像素点通过采用微凸透镜工艺,进一步增大了感光面积,感光性提高50%,真正实现了高像素数和高清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