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检测的步骤
目视检测是在零部件或机器的“寿命”的所有阶段进行的,主要是在制造期间和制造后,以及在使用期间定期进行。通常,目视检测分为两个步骤:
1.整体或一般的目视检测。
2.局部或详细的目视检测。
第一步是用较低的灵敏度(照度和放大率)筛查异常。当怀疑异常时,在第二步中,用更高的灵敏度(照度和放大率)对异常进行验证和表征,以确定这些异常是否可以接受或必须拒收。
当形成以下对比时,细节变得更加明显,包括:反射率的差异,颜色差异或比那色;或铸造阴影。
不同类型的对比可以单独或共同/叠加出现。裂纹通常是通过裂纹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光反射差异形成的黑、白对比而可见的。一般的腐蚀可以用颜色的不同来表示,因为腐蚀产物是有颜色的,应力腐蚀裂纹可能表现为黑色/白色对比增强的有色腐蚀产品。
目视检测可以检测到的细节类型有:裂纹和孔洞;形状偏差,如焊缝的过度强化;表面粗糙度或表面图案。例如:间接目视检测仪器工业内窥镜就非常擅长检测设备内表面的这些问题。
目视检测的局限性
目视检测而看似非常简单(就是看而已!),而且应用广泛,但是,这种技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非常紧密细小的裂纹通常是肉眼看不到的。为了能够发现它们,必须应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如磁粉检测(MT)或液体渗透检测(PT)。目视检测和液体渗透检测不能发现表面未开口的缺陷,而通常使用磁粉检测方法发现未开口的近表面缺陷。对体积缺陷敏感的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UT)或射线照相检测(RT),虽然能够检测表面缺陷,但是对材料内部的缺陷检测更有效。
因此在很多行业的检测中,例如:承压设备检测,通常需要将工业内窥镜等目视检测仪器与其他无损检测设备配合使用,这样才能对设备内表面、近表面以及内部缺陷作全面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