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表人:wangjuan |
发表时间:2006/3/6 16:58:00 |
|
|
| 本栏论题: |
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工业自动化 [3374] |
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第一章 工业自动化
本 章 目 录
一、工业自动化技术简介
二、工业自动化与工业信息化的关系
三、自动化系统结构
1、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ERP)
2、过程控制层(PCS)
(1) 过程控制
(2)设备管理
(3)集成的模块软件
(4)业务管理和执行
(5)智能化现场设备
四、工业自动化系统组成
五、工业自动化系统产品种类
六、工业自动化发展综述
第一章 工业自动化
一、工业自动化技术简介
工业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综合性高技术,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
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无论高速大批量制造企业还是追求灵活、柔性和定制化企业,都必须依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起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1)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提高生产效率;
(3)提高产品质量;
(4)减少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能源损耗。
据国际权威咨询机构统计,对自动化系统投入和企业效益方面提升产出比约1:4至1:6之间。
特别在资金密集型企业中,自动化系统占设备总投资10%以下,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即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是对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即由机械本体、动力部分、测试传感部分、执行机构、驱动部分、控制及信号处理单元、接口等硬件元素,在软件程序和电子电路逻辑的有目的的信息流引导下,相互协调、有机融合和集成,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序规则运动,从而组成工业自动化系统或产品。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传统的控制系统经历了继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和集散式控制系统DCS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随着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信息交互沟通的领域正迅速覆盖从工厂的现场设备层到控制、管理各个层次。工业控制机系统一般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及其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测量与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工具(包括自动测量仪表、控制装置)的总称。今天,对自动化最简单的理解也转变为:用广义的机器(包括计算机)来部分代替或完全取代或超越人的体力。
二、工业自动化与工业信息化的关系
根据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金以慧教授的定义,工业信息化是指在工业的生产、管理、经营过程中,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在集成平台上,实现信息的采集(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信息的传输(通信)、信息的处理(计算机)以及信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管理、经营等功能)等都是信息化的内容。
将信息技术用于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的全过程,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自动化往往是指包括检测、控制和继电保护等常规自动化的概念。广义自动化是指实现经营管理、计划调度、成本核算、生产监控、故障诊断、自动控制等更大范围内的自动化,又称之为“综合自动化”或称3层结构的“流程工业CIMS”。 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如下图:

三、自动化系统结构
目前,工业自动化系统通常分为5级:企业管理级、生产管理级、过程控制级、设备控制级和检测驱动级。前两级管理级涉及的高新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过程控制级涉及的高新技术主要是智能控制技术和工程方法;设备控制级和检测驱动级涉及的高新技术主要是三电一体化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新器件交流数字调速技术。工业自动化系统 5级结构如下:

也可将上述5级分层归纳为: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ERP)、生产执行系统层(MES)、过程控制系统层(PCS)三层结构和计算机支撑系统(企业网络、数据库),并实现系统集成,从而实现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ERP)、生产执行系统层(MES)必须建立在设备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基础上。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和过程控制系统层结构简介如下:

1、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ERP)
90年代以来,MPRII(制造资源计划)经过进一步地发展完善,形成了目前的企业资源计划ERP 系统。ERP除了包括和加强了MRPII各种功能外,更加面向全球市场,所管理的企业资源更多,支持混合式生产方式(分散生产与流程生产),管理覆盖面更宽,进入了企业供应链管理。从企业全局角度进行经营与生产计划,是制造业企业的综合的集成经 |
|
以下是关于《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工业自动化》论题的回复(共4篇) |
|
回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工业自动化市场概况
本 章 目 录
一、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特点
二、工业自动化系统市场主体
三、工业自动化系统市场主体简介
1、自动化硬件、软件制造商
1-1、跨国公司在国内发展简况
1-2、国内企业发展简况
(1)PLC
(2)DCS系统
(3)工业PC机市场
(4)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市场
(5)工业仪器仪表
(6)RTU
(7)工业软件
2、自动化方案设计商
2-1、行业自动化方案设计院
2-2、综合自动化方案设计院
3、自动化系统集成商
3-1、工厂自动化系统集成
3-2、工业成套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
3-3、系统集成商
(1)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商
(2)行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商
3-4、自动化工程提供商
四、用户对自动化产品的选择因素
第二章 工业自动化市场概况
一、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特点
工控及自动化产业涉及电力、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通讯、机电等诸多领域,属综合学科产业。具备如下特点:
1、产品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
2、厂商众多:全球厂商达20万家。仅变频器的生产商就达2000余家。
3、竞争激烈,国内工业控制系统产品供应商直接面临美、日、欧各国公司的竞争,无论IPC、DCS还是PLC,外国公司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4、产品繁多:至今无法形成统一确切的分类标准。业内第一门户网站;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唯一门户网站及合作网站中国工控网目前分类达16个大项,200余个小项,但仍属提纲挈领。
5、应用广泛:遍及冶金、石油、化工、纺织、造纸、机械、机床、汽车、航空航天、楼宇、环境工程等所有工业及民用领域。
6、市场巨大:2000年我国工控机市场规模为170~207亿元人民币,如将传动产品、流体控制产品、传感器、仪器仪表、自动化软件产品及楼宇、环保等市场需求的迅速崛起等统计在内,市场规模将远远超过这一数字,保守的估计应为1000亿元。 从目前中国的工控及自动化市场发展来看,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市场,而中国的工控业发展又相对滞后。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潜在市场巨大。
7、自动化企业规模太小,有信誉的品牌产品还未形成;
8、自动化企业多数急功近利,没有投入,人员不稳,不能形成积累;
9、多数自动化企业没有明显的核心技术能力,缺乏后劲,国产系统就总体水平与国际著名品牌系统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应用平台和开放性方面等;
10、国内自动化系统企业综合业务能力差,系统产品系列不全等。
二、工业自动化系统市场主体

三、工业自动化系统市场主体简介
1、自动化硬件、软件制造商
我国工业自动化与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和产业规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基本产品几乎全部由国外的著名品牌产品垄断。由于在产品开发等环节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工业自动化系统市场在近若干年仍将由外国产品占主要地位。据了解,世界工业500强中的工业自动化跨国公司都已进入国内市场,在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给国内用户的过程中,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1-1、跨国公司在国内发展简况
(1)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自1979年在中国建立第一条超高压输电线(500kV),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天津梅兰日兰),至今已成为拥有3个办事处、26个地区办事处、11个合资企业、3800名员工的大型公司;
(2)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袖,其中国公司投资额9950万美元,目前,ABB中国在北京拥有一个独资控股公司、拥有10家分公司、12个销售代表处, 25家合资/独资企业、5200多名员工。
(3)截止至2002年9月底,西门子在华长期投资总额超过6.1亿欧元。西门子在全国各地设有40多家公司和26个地区办事处,为2万1千多人提供就业机会。2002财年,西门子在华公司中财务合并的公司的销售总额为36亿欧元。
(4)罗克韦尔自动化自1987年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以来,其麾下的控制系统部(Control Systems)和动力系统部(Power Systems)两大业务部门在中国的年销售额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罗克韦尔自动化在国内建立了10个销售办事处、5个培训中心、1个研发中心、1个软件中心和2个生产基地。
(5)横河电机株式会社于2002年成立独资的地区性总部----横河中国, 注册资本40亿日元,经营计划在2005年实现销售额250亿日元,员工1000人, 2010年实现销售额1200亿日元,市场占有率30%。
(6)迄今为止,GE的所有8个工业产品集团已在中国开展业务。GE在中国拥有9000多名员工,建立了36个包括合资和独自企业的经营实体,总投资15多亿美元。,2003年2月14日,通用电气(GE)动力系统集团今天宣布收购中国一家领先的水力发电设备制造商-克瓦纳杭州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克瓦纳杭发)的大部分股权。
(7)早在1935年,Honeywell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经销商,开展中国业务,至今已成为拥有五个注册公司的独资企业,雇员一千多名。1996年,Honeywell的中国楼宇自控部
|
|
|
回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工业自动化市场概况
缺乏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希望网站多发一些具有知识性的论题。
|
|
|
三菱公司授权特级代理商,专营日本三菱PLC、变频器、交流伺服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张力控制系统、线材配件 数控配件等。
特价供应三菱伺服MR-J3系列、三菱伺服MR-J2S系列、三菱伺服MR-ES系列
特价供应三菱变频器A740系列,三菱变频器E740系列,三菱变频器F740系列,三菱变频器D740系列,三菱变频器D720S系列
特价供应三菱PLC FX1N系列、三菱PLC FX2N、三菱PLC FX3U、三菱PLC FX3G、三菱PLC FX1s系列、三菱PLC FX2nc、三菱PLC MELSEC-Q系列。
特价批发供应三菱人机界面A900系列、F900系列、GT1000系列、GT1020系列、GT1500系列、GT1562-VNBA(D)系列、GT1565-VTBA(D)系列、GT1572-VNBA(D)系列、GT1575-STBA(D)系列、GT1575-VTBA(D)系列、GT1585-STBA(D)系列、GT1595-XTBA系列
欢迎咨询 :
张生13926869193 0769-22426551-214 传真:0769-22419985
QQ:349616210 MSN:888zxd@163.com 顺祝:商祺
http://china.alibaba.com/company/detail/atc333.html
|
|
|
第二章 工业自动化市场概况
一、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特点
工控及自动化产业涉及电力、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通讯、机电等诸多领域,属综合学科产业。具备如下特点:
1、产品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
2、厂商众多:全球厂商达20万家。仅变频器的生产商就达2000余家。
3、竞争激烈,国内工业控制系统产品供应
|
|
|